第366章 待修文稿

百姓们双手接过粥碗,眼中含着泪光,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知道,这一碗粥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朝廷对他们的关怀和生命的希望。

百姓的感激之情:“皇上万岁!皇上万岁!”人群中,有人开始高呼,很快这呼声就汇聚成了一股洪流,响彻整个施粥现场。

百姓们纷纷跪下,向皇城的方向磕头,表达他们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感谢皇恩浩荡,感谢李大人的恩情!”一位老者手捧着粥碗,老泪纵横,他的声音颤抖而充满感激,“在这灾难之时,是朝廷没有忘记我们,是李大人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是啊,是啊,朝廷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旁边的一位妇女也激动地说,她怀中的孩子贪婪地吸吮着粥,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在施粥现场的一角,几位老者自发地敲起了锣鼓,唱起了歌颂朝廷的民谣。他们的声音虽然沙哑,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情感,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朝廷的无限敬仰和感激。“皇恩浩荡,泽被苍生,旱魔虽狂,皇恩更盛。”“李大人仁心,救灾救民,边城百姓,永铭恩情。”

这些歌谣在人群中传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歌唱中,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朝廷和李翰林的感激之情。

现场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朝廷的信任。李翰林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些百姓的感激之情是真挚的,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感激的粮食中隐藏着的残酷真相。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和悲哀,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这个谎言的一部分。

几日后,李翰林带着满满的收获启程回京复命。

而当百姓们打开粮食袋,陆陆续续取出粮食时,他们震惊地发现,粮食袋的下面全是沙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随后是愤怒和绝望。“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的粮食呢?”一位老农愤怒地喊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

“朝廷怎么会这样对我们?我们该怎么办?”一位妇女哭泣着,她的孩子饿得哇哇大哭。

与此同时,李翰林的此次赈灾的奏折已经到了皇帝手中。

奏折中表述此次赈灾工作的圆满成功,他描述了百姓对朝廷的感激之情,以及他们对皇恩的颂扬。

随着李翰林的归来,朝廷之内,金碧辉煌的大殿上,诸位朝中大臣齐聚一堂,等待着李翰林的汇报。

他步入大殿,只见皇帝高坐龙椅,威严而庄重。李翰林跪拜行礼,随后起身,开始汇报工作。

“启禀圣上,微臣奉旨前往边城赈灾,幸不辱命。”李翰林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身着紫袍,步出班列,向皇帝拱手道:“圣上,李翰林此行,不仅解了边城百姓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朝廷的恩泽,实乃功不可没。”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说:“圣上,李翰林在边城之时,百姓们对他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称他为‘活菩萨’,此等民心所向,足以见得李翰林的功绩。”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李翰林身上,缓缓开口:“李爱卿,朕听闻你在边城赈灾有功,百姓安居乐业,朕心甚慰。你不负朕望,实为朝廷之栋梁。”

李翰林心中五味杂陈,他低下头,恭敬地回答:“臣不敢居功,此乃圣上洪福齐天,朝廷恩泽所致,臣不过是尽了绵薄之力。”

皇帝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李爱卿,你不必过谦。朕决定,赐你白银千两,锦缎十匹,以示嘉奖。望你再接再厉,为朝廷效力。”

“微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