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五莲县街头镇土门峪村的历史和传说

家乡美01 山东人秦 3222 字 6天前

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村民们大多数只能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想尽办法艰难地维持生计。一些村民不得不选择上山砍柴,然后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那一捆又一捆沉甸甸的柴火,步履蹒跚地走下山去,只为能换得那微不足道的几文钱柴,勉强糊口度日。还有一部分村民则会前往南山,充当起辛苦的挑夫。他们在城里扛起一袋袋沉重的盐巴、一匹匹厚实的布匹等日常用品,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越过岭南,去与山里的人们交换生漆、蜡油、毛纸等山货。之后,他们还要再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城中,将这些山货变卖掉,才能挣取那饱含着无数汗水与血泪的一点点苦力钱。

正如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那首令人心碎的歌谣所唱:“小伙上门咧,姑娘嫁人咧,老人下架咧,街道没娃咧。”这凄楚哀怨的旋律,宛如一首悲歌,每一个音符都浸透着村民们对极端贫困生活的深深无奈与无尽悲叹。歌词中的每个字似乎都是一滴滴苦涩的泪水,向世界倾诉着那个年代村民们所历经的种种磨难和心酸。

回溯至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村里成立了“农会”,随后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从最初的“互助组”起步,逐步发展到初级社、高级社,最终实现公社化。而这个村庄当时被编入了“星火四社”。

时光流转,来到 1956 年,全体村民齐心协力,不畏艰难险阻地投入到水库的建设之中。经过漫长岁月的努力,终于成功筑起这座生命之库。然而,1970 年一场汹涌澎湃的洪水来袭,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和勇气。全村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抗洪保库,用坚强的脊梁守护住这片赖以生存的家园。

1974 年之后,村子里又积极创办起“园艺场”,种下了上千亩郁郁葱葱的松林。三十余载风雨兼程,这些松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来到了 1984 年至 1998 在这段时期。在这个充满希望与变革的年代里,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率先建起了先进的自来水设施!

不仅如此,还修筑了一座令人瞩目的大容量蓄水池,其蓄水能力竟然高达 80 吨之多!那一根根长长的水管,就像是人体中的血脉一样,蜿蜒曲折地延伸到了每家每户。这一伟大工程的竣工,意味着千百年来村民们一直依赖肩挑手提水桶去河边打水、饮用河水的艰难日子终于画上了句号。

小主,

从此以后,清冽甘甜的自来水犹如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每一户人家。它不仅滋养着人们的身体,更滋润着大家的心田,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幸福。而这涓涓细流,仿佛也是一位无声的见证者,默默记录着乡村生活所经历的那些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再将目光回溯到 1976 年,那一年同样有着值得铭记的大事件。村里修建了一所崭新的“土门峪小学”,学校告别了曾经破旧不堪的古庙,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校楼房。与此同时,大路两旁也种满了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树木,其中有 300 棵大白杨和众多的女贞树。这些树木整齐排列,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在道路两侧,逐渐形成了一条美丽宜人的林荫大道。安装路灯,村容整洁,修大门楼等新农村标志工程。2004年,为了扶贫开发工程,修建出村水泥路1350米。沙石硬化生产路2768米;修建蓄水池,铺设水管网和改灶、改厕220个,建公厕4个;砌石护坡220平方米;发展鲜桃600亩,共投”入资金60万元。

村庄发展

如今的土门峪村,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啦。且看那家家户户门前停放着的车辆就足以证明这一点——私家车多达十几辆呢,一辆接着一辆,好不壮观;农用运输车也足足有 10 辆之多,它们可是农业生产中的得力干将啊;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拖拉机、收割机,加起来也是整整 10 辆,每到农忙时节便在田间地头欢快地奔跑着,为丰收贡献力量;再瞧瞧那三轮摩托,竟然有 115 辆这么多,它们灵活便捷,成为村民们走亲访友、运输货物的好帮手;而轻骑摩托也不甘示弱,数量达到了 81 辆,风驰电掣般穿梭于乡村小道之间。

不仅如此,现代通讯工具在村里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村民们手中握着的手机电话多达 400 多部,随时随地都能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走进村民家中,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彩电、冰箱、空调这些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家电现在已经基本普及,给人们带来舒适与便利。

土门峪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系列精心策划、扎实推进的民生工程项目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