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哪都一样。
至于分配,也就是大院这里供销社的肉比别的地方肉好一点,也仅此而已了。
钱票交接完毕,赵常山倒了一杯茶,众人又开始了闲聊。
至于上面的政策,赵常山是一百个支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如说上面缺大豆,赵常山可是一个冬天加上一个早春开出了2000亩地出来。
外面那一大片黄豆和玉米套种的地,可是瞒不住任何人的。
众人对赵常山这种爱国行为,又是大加赞赏了一番。
对于明年来说,国家依然对大豆紧缺。
这2千亩就是赵常山明面上种地的极限。
要是再开几千亩出来,同样要是种的出来,赵常山在别人眼里可就得被神化了不可。
所以,现在这3800亩地,也就是赵常山的极限了。
不算外面那1500亩种树的地。
送走车队,赵常山拿着钱和票上了楼。
哎,这钱多了起来也是头疼。
外币送出去没什么,可这手里的钱咋送?
捐出去?
这也没地方捐不是。
要不……在佳木或者鹤岗搞个孤儿收养中心?
这是个花钱的法子。
关键是赵常山这边有这么多的地,可以让长大的孤儿来帮忙种地还可以搞养殖,以后就能自己养活自己。
现在各地孤儿那么多。
赵常山手里有钱,也不怕养上一批,就算是上千孤儿,赵常山也不是养不起。
到时候有了人手的加入,养殖也有人帮忙了,也可以大搞起来。
至于心思这一块,让孤儿把这里当成家,也不怕有人起什么别的心思。
就这么办。
和媳妇商量了一下,她也同意。
道门,本来就是救助世人的。
赵常山又寻思想了很久,拿起笔给老爹和干妈开始了写信。
“老爹、干妈……
…………
时间:1964年8月20日。”
不但写了一些原因,然后又写了9月多想让妙蕊和儿子去京城的事情。
就看老爹 干妈怎么安排吧。
写完信,就收了起来。
明天去趟邮电局给办个加急信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