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是茶?

坐着马车,行驶在去东市的道路上,李承乾一手搭在窗口上向外望去,忽然看到一个牌匾“鹤仙荼楼”。

其实茶这一词源叫荼,是在唐代开元年间,陆羽出了一本叫《茶经》的书之后把荼的一横划掉,改名为茶的,之前的人们都把茶称之为荼。(在这里作者把之后所有荼全改为茶,让读者好理解)

《尔雅》:荼,苦菜也,所以苦也是茶的属性,所以也有了荼毒生灵这个成语。

茶也代表长寿,草字头,人在中间,木在下边,所以民间传有:“人在草木之间,人生一世草木一生。”

这草字头的艹被人们看成廿,廿为数字二十,人字为八,木看成八十,加起来就是一百零八岁,所以叫做茶寿老人,又因为一百零八乃天罡地煞之数,意为天地之间十全十美之人。

在李承乾的印象中,从小到现在还没有品过唐朝初期的茶,后世饮的茶基本上是按照明朝时候的喝法。

也就是后世的炒茶法,而这唐朝初期的饮茶历史记载很少,大部分还是按照三国时期的饮茶方式,故见于张揖所着的《广雅》。

还有据说诸葛亮在征讨孟获之时,因瘴气弥漫,士兵身患其疾,食无味,行无力,引路的向导跟诸葛亮说,山间茶叶烹煮饮用,可治愈障气之毒,诸葛亮听从意见,命士兵采摘茶叶,烹煮饮用,最后士兵们都得以好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所以李承乾看到唐朝初期的茶楼,就打算去尝尝看看。

“停~。”

李承乾抬手止住马车喊道,坐在马车里的小兰帮李承乾掀开帘子,坐在马车后面的阿贵和阿开跳下车,来到李承乾下车的地方,等李壹从侧边下车之后,准备凳子让李承乾下马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承乾说道:“阿富先去停车,我们在门口等你。”

但是阿富还没有开走,茶馆里就出来俩个人,一个直接去马车那里把马的缰绳拿住,然后牵引马车到马栓的位置停好,而站在门口的人双手作揖朝着李承乾问道:“敢问公子是来寻人,还是品茶?”

李承乾立马回道:“喝茶。”

随后接待人弯腰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把五个人引到前台招待的位置说道:“公子饮茶可有习惯?本茶楼专供茶汤,煮茶羹,公子选择哪个?”

李承乾随便道:“就煮茶吧。”

接待员继续说道:“公子一人?还是有客?”

“就我们六个。”

接待员愣了一下,然后说道:“额~,好的,请问您选择是二楼还是一楼?”

“二楼。”

“公子是否要茶奴帮你煮茶?”

“嗯,来一个吧。”

“好的,公子安坐稍等片刻,我现在去安排茶间。”

说完之后,接待员就进入了内楼。

接待员来到后台说道:“安排一间二楼大房和一名茶奴,一共六人。”

“六人?”

接待员无奈的道:“对啊,也不知道哪家少爷,年纪尚小看着七八岁,但衣着华贵,带着5个下人来喝茶。”

后台人员给他一块木板说道:“奇闻,一般来的都是年纪大的达官贵人,这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好了天字一号房。”

李承乾打着哈切,小兰在旁边用扇子扇着风,身旁两个护卫,旁边还站着两下人,李承乾伸了个懒腰说道:“咋这么久啊。”

话还没说完,一名穿着白色长衫的女子来到前台,微蹲作礼道:“小女子秋香见过各位公子,让各位久等了,茶间已经打扫干净,请各位随我前去。”

李承乾站起身拍了拍脸催促说道:“走走走。”

进入内楼越过屏风,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通向内楼,旁边种着高挑的竹子,鹅卵石堆砌的小水池建在中间,水池里零零散散的养着一些鲤鱼,虽已秋末但是这装饰的意境还真的不错,有内味了。

李承乾夸奖道:“没想到你这茶楼还别有洞天,感觉还不错。”

来到二楼进入茶间,一张三米多的长四十多厘米高的茶桌横摆在窗边,茶桌上摆着一个火炉,火炉旁是一个类似食盒的东西,估计里面装的是茶杯吧,食盒旁一字排开摆着八个长方形的木盒,大概一巴掌那么大。

茶奴垫着脚尖轻声的来到茶桌中间跪地而坐,伸出手掌指着对面说道:“公子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