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衍从管仲纪念馆灵源之地出来,来到了稷下学宫遗址灵源之地。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华夏“最早的大学” ,位于临淄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已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
从2017年6月开始,齐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齐故城大城及小城西侧进行了大规模的详细勘探。通过5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证明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整个齐故城西墙及南墙外侧,唯一一处战国时期高等级的院落式建筑群。
小主,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而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有多处历史文献指向齐故城西门外。
西汉刘向《别录》,“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十六国时期南燕国临淄人晏谟《齐地记》,“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室,趾往往存焉”“临淄城西门外,有古讲堂,基柱犹存,齐宣王修文学处也”;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淄水》记载,“系水傍城北流,迳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
这些记载没有言明稷下学宫究竟是在齐故城大城西门外还是小城西门外,另有说法在小城南门外,以及稷山之下。
但华夏历史上所办官学,都附属于政治中心,往往处于国家中枢的西侧,因此稷下学宫不会建在荒郊的稷山下,只会处于齐故城附近。
而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除了齐故城小城西门外这处建筑基址群,其余文献言及的地方,均已排除。
考古发现,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紧贴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护在内,可见两者是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
田氏代齐后,新生政权有待巩固,需要笼络人才,同时齐国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且统治者思想开放,顺应当时 “养士” 潮流,齐桓公田午为巩固政权、吸引人才,利用旧有学宫形式建立了稷下学宫。
齐威王在位时进行变法改革,任用邹忌为相国,整顿内政,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打败魏国,稷下学宫适应其政治需要而发展,当时稷下先生已有 72 人之众,还整理成书了《司马兵法》 。
齐宣王具有统一天下的愿望,大力发展稷下学宫。在政治上给予稷下先生极高地位和荣誉,尊淳于髡等 76 人为 “上大夫”,其余为 “列大夫”,让他们参与政治;生活上给予优厚待遇,为其建造高门大屋并给予俸禄。
同时,让稷下先生 “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制订了统一的学则《弟子职》。此时稷下学宫成为列国学者荟萃之地和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 。
齐国继续保持东方强国地位,稷下学宫持续蓬勃发展,稷下学士一度达数千人 。
后来随着齐国国力衰退,稷下学宫逐渐衰落,公元前 221 年秦国吞并齐国,稷下学宫彻底消亡 。
稷下学宫在其存在的 150 年间,几乎集中了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学者,如淳于髡、孟轲、荀况等。他们在这里自由议政、聚徒讲学、着书立说,学术思想得以自由交流和发展,先秦百家之学在这里得到充分争鸣,对先秦学术思想的繁荣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也对华夏古代历史、哲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从稷下学宫灵源之地出来后,沿着齐桓路一直向北,在路尽头就是临淄齐国故城灵源之地。
临淄齐国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个东方诸侯大国齐国的都城。历史上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历史阶段,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国在吸收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淄齐国故城保存完整,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桓公台遗址:位于小城的西北部,是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名叫桓公台。
10 号宫殿遗址:位于小城的东北部,中央为战国时期修筑的夯土台基建筑,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处重要宫殿遗存。
排水道口: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设有 3 大排水系统,4 处排水道口,其中 3 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东北部,用天然巨型青石砌垒而成,分为进水道、过水道和出水道 3 部分。
齐国故城大城西墙排水道口位于齐国故城大城西墙北端,结构严谨,构筑坚固,巧夺天工,把天然河流、人工护城壕沟与城内排水系统有机结合,既可泄水,又可御敌,显示了齐国人的非凡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
冶铸遗址:城内发现了冶铁、炼铜、铸钱、铸镜和制骨等多种手工作坊遗址多处,其中冶铁遗址 6 处,炼铜遗址 2 处,铸钱遗址 2 处,铸镜遗址 2 处,制骨作坊遗址 4 处。
泱泱齐风,悠悠淄水,越了解越热爱。
故都已失,灵魂犹在,淄水流淌的,是齐国千年的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