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还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

泰山自古被视为“圣山”,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据《史记》记载,上古时期的帝王如黄帝、尧、舜等都曾登泰山封禅,向天地汇报自己的功绩。此后,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等多位帝王也都纷纷效仿,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

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具体记载的有六位),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小主,

封禅大典起源于华夏古代的祭祀文化,早在西周时期,封禅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

封,意为祭天,通常是在高山之巅筑坛祭天;而禅,意为祭地,通常是在平地上进行。

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天地的崇拜,更是统治者权威的象征。泰山因其巍峨雄伟,给人以自然的敬畏感,被视为“天下之宗”,成为进行封禅的理想之地。

准备阶段,帝王在决定举行封禅大典后,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选定吉日、准备祭品、修建祭坛等。

祭天阶段,帝王在泰山之巅筑坛祭天,向天地神明汇报自己的功绩,祈求国家安宁、五谷丰登。祭天仪式中,帝王会穿上特制的礼服,进行庄严的祭祀仪式。

祭地阶段,在完成祭天仪式后,帝王通常会前往附近的梁父山或其他地点进行祭地仪式,祭告大地神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开启了帝王封禅泰山的先河 。秦篆碑是泰山较早的着名碑刻之一,李斯书始皇二世颂德文。

自秦始皇之后,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等帝王也曾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尤其是宋真宗时期的封禅之举颇为宏大。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天书” 降临于泰山。次年,宋真宗亲自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并在岱庙兴建天贶殿。

然而,正是由于宋真宗的封禅行为,致使后来的皇帝再也没有亲自前往泰山进行封禅。

在 1004 年,契丹大举入侵宋朝。宋真宗亲临前线,使得士气大振的宋军占据了上风。尽管局势对宋军有利,但宋真宗仍与契丹订立了澶渊之盟,即宋朝每年向契丹提供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这样的城下之盟在历朝历代都被视为较为耻辱之事。可宋真宗却认为自己使百姓免于战争之苦,于是在 1008 年进行泰山封禅。自此之后,便再也没有皇帝愿意前往泰山封禅了。

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地,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泰山上的碧霞祠是道教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

佛教在泰山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山上的普照寺、灵岩寺等古刹名寺建筑宏伟,香火旺盛。道佛两教在泰山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泰山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

泰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精神寄托,孔子 “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感悟流传千古,儒家思想也借泰山而进一步弘扬。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留下的大量诗词歌赋、碑刻摩崖,如杜甫的《望岳》等佳作,为泰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学艺术气息,使其成为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历经岁月的更迭,泰山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变迁,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太平盛世,它始终屹立不倒,默默承载着华夏民族的记忆与情感,其历史价值犹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华夏大地之上,供后人敬仰与缅怀。

夏先衍率众人沿着蜿蜒山路如履平地,半小时后,登顶玉皇顶。因为灵源润泽整座泰山山脉,结界之内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春意盎然的温润气息弥漫在山间。

进入冬天的泰山开始与雪无缘了,高空的雪花尚未触及山体,便已被无形的暖意化为丝丝细雨。这般气候变迁,催生出山间云雾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