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平贼之策

明末封疆 杰木 1960 字 6天前

厚重的大门被重重关上的瞬间,整个议事厅内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大厅内静的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端坐在椅子上的魏渊也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压抑之感。

杨嗣昌清了清嗓子开始谈论起当下的形式来,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十分清晰。

“如今我中原九省之内共计有流寇四大支,其中实力最强的是谷城新叛,盘踞在鄂、蜀交界处屯兵养锐的张献忠;其次是分散宜昌附近的曹操罗汝才与过天星部人马;再次是与张献忠东西呼应,在咱们眼皮子地下流窜的革、左五部人马;最后是尚在逃亡中的李自成部。在此本督希望众位能各抒己见,谈谈咱们接下来如何用兵剿寇呢?”

说完话杨嗣昌凌厉的目光在所有的文武大员脸上都扫了一遍,那些与他视线相触的官员纷纷低下头默不作声起来。

就在此时陕西总兵贺人龙站了出来,他很是双手抱拳行了一礼道:

“督师,俺贺人龙有话要说。”

见有人肯表态杨嗣昌很是欣慰。

“贺总兵尽管说来。”

“俺以为这四支流寇都不足为惧,如今我襄阳城内兵精将广。为防止这几路贼兵互为呼应,末将以为应当分兵进击必可大破之。俺贺人龙愿自领精骑三千西去,定可在三个月内剿灭那张献忠。”

杨嗣昌听了贺人龙的话不禁皱了皱眉,如此分兵冒进的建议实在是太过于冒险了。如今他身为九省督师,带着皇帝无比的信任前来上任。若是一战不可定乾坤,那等待他杨嗣昌的结局不会比身死巨鹿的卢象升好多少。因此面对战局杨嗣昌必须要谨慎对待。贺人龙这种赌徒似的战术他自然是不会采纳的。

果然,贺人龙的建议刚刚提完,时任襄阳总兵的陈宏范就提出了反驳意见。

“贺总兵之法老夫认为不妥,分兵而战历来是兵家之大忌。现如今流寇事大,我军锐气刚刚恢复。唯有一战而胜才能稳定军心,革、左五部就分散在襄阳城的周围且实力相对弱小。老夫以为应当由革、左五部开始逐步击破流寇势力,此方为上上之策。”

陈宏范是襄阳本地的老将,须发如银的他今年已经六十有七,在整个湖北的军政界内陈宏范可以说是资历和威望最高的了。而且他的战术相对比较保守,稳扎稳打不会产生过多的风险。

因此陈宏范的观点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湖北本地文武大员的一致支持。贺人龙这个外来户一下子被孤立了起来。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门派。贺人龙虽说是外省调来的总兵但他此刻却也不是在孤军奋战,因为在他的身后站着的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势力——边军集团。

在明代边军又称为九边或是九镇,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成功将蒙元彻底赶到了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然而却未能赶尽杀绝。蒙元的残存势力不论是瓦剌还是鞑靼,不论实力强盛或是衰弱,他们一直都没有停止对明朝边境的侵扰。因此,自明朝立国以来,其国防就一直以北方边镇最为重要,后来随着满洲女真的兴起,整个辽东的形势又变得骤然紧张起来。因而有明一代,北方的边患从未停止过。

边军就是为应对北方如此边患而产生的,大明朝廷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在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九镇成了明王朝对抗北方游牧民族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