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边沁的启示录

大不列颠之影 趋时 1345 字 3天前

报告厅里,边沁与亚瑟一左一右紧挨着坐下。

边沁看了眼亚瑟沉重的黑眼圈,笑着摇了摇头:“你看起来状况不太好。”

亚瑟笑了笑:“或许吧。我还记得之前和您讨论过关于康德主张的义务论原则,以及您主张的结果论原则问题。

康德主张的义务论认为,一件事的是非对错、该不该做,不在于它会带来什么后果,而是看行为本身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而您主张的结果论则认为,一件事的是非对错、该不该做,归根到底要考虑行为带来了、或者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会让周遭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

边沁问道:“那你现在的观点变化了吗?”

亚瑟先是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摇了摇头:“变了,但也没变。我觉得康德说的有道理,但我觉得您说的也同样有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您会觉得我现在看起来状况不太好。”

边沁两手扶着手杖,抬头盯着报告厅的穹顶:“让我猜猜,你现在是个警察,所以,你是遇上了什么疑难的案件?不知道该如何对犯人进行处理?或者是,你对于一部分正在执行的法律不太理解,不认同它们的立法原则?”

亚瑟点头道:“您果然是位了不起的智者,您猜对了。我想绞死一批人,但是按照现行法律,他们或许不能死。”

边沁摇头道:“我不是什么智者,我只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我只是希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

就像我之前和你说的那样,功利并不是一件坏事。我和康德的观点差异,主要在于两方面。

康德认为人是理性的人,所以人所认同的道德观念也是理性的。

但是当落在具体执行层面时,他又用感性的方法去看待,他认为人既然是理性的,那么人的行为只要符合道德规范就不会有错。

而我和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认为人是感性的,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人类完全把自己置于两位主人之下——痛苦与快乐。他们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都有它们来定夺。凡是我们所思、所言、所行都受它们的支配。

我认为人是感性的,但是在实际执行时,我又以理性的角度看待。

快乐和痛苦没有什么性质的差异,只有总量的差异。

所以,功利主义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增大全人类快乐和幸福的总量,减少痛苦的总量,并最终使得幸福快乐的总量远远超过痛苦。”

亚瑟问道:“理论听起来总是很美好,但是您应该知道,实际执行过程中,不管是康德的理论,还是您的理论,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当然。”边沁大笑道:“你那个火车是压死一个人还是压过五个人的问题不是就让我犯难了吗?”

亚瑟问道:“您现在有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