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过年是要祭祖的,自天子以致庶人都不免俗,地府规定除了下地狱的鬼,不管是后人还是信徒的祭祀本人都是可以收到的。不过这个风俗在王城这边就有点尴尬了。
无他,你想想王朝昌盛时每到过年太牢能堆成山,大猪小猪如雨落在你家房顶,尤其是开国之君。不防备真有可能就给埋起来了——别笑,刘邦就有过此等经历,他儿子汉文帝刘恒无奈召集了几个听话的子孙一起给他挖出来的——汉惠帝刘盈以自己在位期间都是母亲吕后做主为理由,压根没来这里,直接投胎去了。这也是允许的,你都是傀儡了为啥还要为天下负责。
但是一旦王朝灭绝,好一点的子孙沦为平民百姓,祭祀少点也有。运气差的直接绝嗣——啥也没有,光看邻居家祭品吃不完去了,这就很让人生气了。
以前在小一统镇,司马氏和曹氏能和平共处在于曹家的祭祀得以保全,而司马氏子孙却被南朝宋的开国之君刘裕杀了个干干净净,他们是万难和解的,刘裕再能打,也比不上人家全家几十口子四面八方随时随地地给你设陷阱,而自己这边的儿孙一言难尽,这仇直到刘裕自己也绝嗣才算完。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古代帝王虽然被拘禁不能投胎,那也是根据表现有时间限制的——比如汉文帝这种没啥错误和人命的皇帝,王朝结束后自然可以外出修道,自由畅行于天地,再如杨坚这样功绩和错误都有但后世影响力不那么大的皇帝,唐朝灭亡后他就可以选择投胎或者继续留下,不过如果是杨广,等待他的就是下地狱,不要问,问就问他不顾国力三征高丽死大修运河的造成的那些冤魂。
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如秦朝的胡亥,刘裕本人的畜生后代,压根就不会来此居住,祖先打一顿后直接十八层地狱走起。
哔嘀阁
最后一种就是如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等人,影响力过于巨大,功过实在难以清算,被永久剥夺了投胎资格,不过前两者因为时代久远,可以去别的地方住或者自己在地府做点小买卖——但他们不去,当过千古一帝的人不要面子啊。
现在留在地府的所有皇帝曾经一致认为,还没有谥号的现任皇帝赵久一定属于最后一种或者第一种。
后来大家又有一种猜测,赵久说不定能让地府为他单独设立一个品种:因为这位皇帝或者说官家实在太不走寻常路了。
你见过在位十三年只去皇陵祭拜过一次而且还是为了给自己换爹的皇帝吗?又不是在位前两年那风雨飘摇的时候。
而每到过年,老赵家都会被人或明或暗地嘲讽,因为他们家王朝虽然没有亡,但是赵官家他从来不祭祖啊,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一向是交给大宗正赵皇叔的。可是赵皇叔他再兢兢业业,这祭祀皇帝的只能是皇帝,他又不想找死只能按照爵位烧点纸钱摆上烧鹅叩拜各位皇帝祖宗。这个时候赵官家在做什么呢?以建炎十年的春节论,他在太原军营教人家伙夫做驴肉火烧,以建炎十三年的春节论,他在实验室里跟各位坚持发明的工匠谈心——虽然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地下的祖宗很满意他了。
至于其他太宗一系的宗室,当年在北边吃苦受罪有心也无力,回来后全被削了爵位失了俸禄,虽然有力也很微薄,只能简单炸点鱼干祭祀。所以赵光义每次看到自己家和兄长家的差距,气就不打一处来——赵匡胤作为开国太祖,皇帝的祭祀他是头一份,后人混的也比弟弟好多了。一到过年,贺皇后得屋前屋后收拾一整天,然后分给交好的他朝皇后们——靖康耻后,赵匡胤严禁她再给任何弟弟的后代一个线头,赵煦只能厚着脸皮跟老祖宗要点,别人要只会挨打。人都死了,没有大过年的不打孩子这个规矩。
今年稍微不同,首先就是作为现任皇帝的“父母”,哲宗赵煦和孟如寄的祭祀多了许多,把初来的孟如寄差点吓哭,还是贺贞皇后给她讲了规则才安抚住了。弄得太祖宅里东西太多,本来专心修道的宋蕴只好也出来帮忙——赵匡胤也兴奋着,大过年的找人改进他的太祖长拳去了,正好完颜打骨打很有战斗欲望。
宋金大仇面前,两家王朝的开国兄弟组合暂时放下内斗,一致对外了。
孟如寄看着其中一包团茶饼,叹息道:“这一定是佛佑这孩子有心给我的,其实我也只是教过她两年点茶而已,难为她还想着我。”赵煦已经高兴了好几个月了,仍然没有过劲儿,欣喜道:“不错不错,你点茶极好,当年还说燕国长大了.......”忽然一阵伤感,燕国长公主是他第一个孩子,也是孟皇后的独生女,两人都十分喜爱,等到仁宣太后高滔滔驾崩,赵煦到坤宁宫去的唯一目的就是看女儿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公主幼小多病,孟皇后的姐姐才在进宫时带了符水,请求鬼神保佑,符水涉及巫蛊之术,向为宫中禁忌,孟氏大惊失色,命将符水藏之,等到哲宗到时,再一一说明原委,本来哲宗也认为是人之常情,并不怪罪。可后来事情发酵,加上宠妃刘清菁的不断挑拨,宰相章惇拷打宫女,致使孟皇后第一次被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感怀往事,都有些伤感,刘清菁却在一边打翻了醋坛子,一脚踢飞了不知名的祭品,道:“官家(赵煦),这是你儿子给你的,你收拾,他跟我又没关系。”
赵煦头大,安抚爱妻道:“话不能这么说,小久如此争气,多少人想要这样的儿子还没有呢!你跟谁置气呢,再说我的不就是你的。”
孟如寄看这两人腻歪就有撇嘴,自己捡了几件鱼类和菌孤贡品去了太祖宅——两位祖奶奶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