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一挑眉,问道:“君实,不评价一下吗?”
司马光气的胡须抖动,幞头上的两个小翅膀都在左右摇晃。
“王安石,你不要太过分!”
直呼其名,和骂娘没多大区别,但王安石不气,笑着说道:“你看你,又急。”
“我没让你评价自己的功过,我说河内司马氏。”
“我特么不是司马懿的后代!”
哈哈,王安石心里暗笑道,看来是真被气糊涂了。
虽然晋朝名声不好,但也是历代承认的正统王朝,提及帝王还是要用尊称的,何况还是你同宗先祖。
“啧啧啧……君实勿急,我也没说你是他后代啊。”
“我知道你是宣帝的弟弟,安平王的后代。”
王安石明悟了一个道理,要和他们斗,就要比他们更恶、更不要脸!
你们不是喜欢拿私德来否定一个人吗?
我直接从根上否定你,把你祖坟刨了,否定你整个家族!
司马光还要开口反驳,龙椅上的赵官家重重拍在桌案上,很难得的发了一次火。
“朝堂重地,又有天幕在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赵官家拉了司马光一把,不拉不行。
王安石挖了个大坑给司马光跳。
介甫坑坑君实就算了,就怕有人要坐实司马光是在世司马懿的名号,往他家里藏盔甲、再安排市井孩童唱歌谣。
到那时,不管谁做的,君实一党和变法派的脸面是彻底撕破了。
到那时,还变什么法……群臣不在朝堂上械斗都算老天保佑。
【杨万里:庐陵郡开国侯。
包括总共就没上过几年班的陆游也有爵位,是渭南县开国伯。
异姓大臣在世时最高可封郡王,大宋第一位生前封的非宗室郡王是一位宦官,名叫童贯。】
……
明清两朝宦官:“吾辈楷模啊。”
唐朝宦官:“这算个啥,名那有权好用,他敢废立皇帝吗?”
十常侍:“吾等不能落于后人啊!”
【在电视剧《知否》里演绎的贵族们的地位和财富,其实更符合明朝。
明朝爵位制度,算是是封建时代的一股逆流了,又再造了一批凭借血统世代富贵的特权阶层。
经过一番演变,明朝的爵位制度大致在永乐年间简化为公侯伯三等,同列正一品,凌驾于所有文武大臣之上。
爵有世爵和流爵之分。
前者可以世袭到大明灭亡,后者爵止本身,子孙降为世袭指挥使。
朱元璋给开国功臣共封了九公、五十一侯、四伯。
大部分没能排上爵位的开国功臣也能像戚继光的祖先一样拥有世袭武职。
比如戚家,不论子孙贤愚与否,世代担任,正四品的登州卫指挥使。】
大明,应天府。
“咱怎么就逆流了!”
“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
“指不定还没咱做得好!”
随着朱元璋的怒骂,弹幕徐徐飘过:
〖老朱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之一,就是封了戚继光的祖先。〗
〖戚家军太可惜了。〗
〖如果没有万历,戚继光会不会超越岳武穆的成就?〗
〖不仅不发粮饷,就因为人家想要回自己的粮饷,就尽数骗杀。〗
〖没全杀,只杀了最精锐的三千多人。〗
〖换在万历的角度也勉强可以理解,谁知道你们是来讨薪,还是来谋反的?〗
〖谋反个屁,前脚让人家去朝鲜打仗,戚家军平定倭寇,结果不仅有功不赏,连原本的饷银也不发,换你你愿意不?〗
〖明朝皇帝真不能怪臣子不忠心,于谦被杀,张居正都死了还把人家坟刨了,戚家军更惨,先在沿海平倭患,朝鲜闹倭寇,又是戚家军平的,结果就因为不想发钱就把精锐全杀了,这种情况,谁还忠心明朝,谁就是傻子。〗
〖其实戚家军之死和张居正也有点关系,万历皇帝要否定张居正的一切,而戚家军和他沾边,所以精锐必须死,其余全部打散。〗
〖戚家军挺冤的,那时候朝堂是张居正主政,戚继光为了粮饷,只能讨好张居正啊,否则随便卡一下,沿海的倭乱还平不平?〗
〖还有文官的原因,他们不愿意见到有人因军功而崛起,打压功勋贵族是文官的集体意见。〗
一条条弹幕,犹如一根根针扎在老朱的心头上。
“我这都特么什么后代!”
“不想给钱,就杀精锐?”
“你怕武人造反,你杀主将啊!杀精锐干吗?”
朱棣心知又要遭毒打,连忙把大哥、二哥、三哥,护在身前。
老朱却没有打朱棣的心思,目光恶狠狠的望向群臣,不停的磨牙!
还是收拾少了,为了一己私利,敢置大明江山于不顾!
文人埋下头,不敢面对老朱的目光,心里委屈极了。
小主,
又不是我们干的!
再者,打压功勋贵族是应该的,换谁来都一样!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
武人造反,一朝一夕。
不压住他们,龙椅上坐的人姓不姓朱还两说呢?
你还怪我们?
你应该谢我们!
【胡惟庸案,朱元璋清洗了一批功臣。
蓝玉案后,又清洗了一批。
洪武朝的大扫除,最后只有八家幸存。
这九家里,江阴侯和安陆侯建文帝时被削爵,曹国公李景隆、长新侯耿炳文,朱棣时被秋后算账,再加上被夺爵的凤翔侯。
始封凤翔侯张龙的孙女,正是朱高炽的妻子,诚孝张皇后。
所以开国功臣最好只剩下了魏国公徐家、云南黔国公沐家、武定侯郭家。
这三家被皇明祖训列为亲戚之家。
“有司只许举奏,不得擅自拿问。”
这三家与接下来加入的靖难功臣构成了大明勋贵的主体。
明朝的勋贵是典型的军事贵族,他们是皇帝的家臣,附属于大股东的小股东。
政治上他们长期垄断的京师卫戍部队——京营提督、五军都督府掌印、南京守备、操江提督、云南、两广、湖广、漕运四总兵等高级军职,牢牢的帮皇帝掌握着军队。
比如南京的魏国公一脉除了拥有祭祀朱元璋孝陵这一政治意义集中的职责外,还世代担任南京守备。
云南的黔国公世袭镇南将军和云南总兵。
经济上勋贵们除了固定的俸禄,还享有庄田和不受约束的经商特权。
大明嘉靖年间十七大巨富,魏国公、秦国公,还有属于靖难功臣的成国公都上榜了。】
大明,应天府。
知晓自己未来命运的勋贵们,心思不一。
只有极少数没脑子的想试试博一博。
但即便是经常被勋贵们调侃没脑子的蓝玉,心中造反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蓝玉望向太子,一瞬间就知道自己为何而死了。
太子、太孙早死,上位又选了朱允炆做接班人,怕他压不住我们,也怕我们裹挟二爷作乱。
当务之急是搞清楚太子怎么死的,患了什么病,能用什么药医治。
不然,难道造反吗?
上位对勋贵可不差,手下那群人现在过得好着呢,人家凭啥跟你一起造反?
画大饼,说将来给他们封王、封公?
别闹了,人家现在过得不差,凭啥拿性命去博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再者说,自己死了,最开心的就是他们。
我们不死,他们怎么出头?
何况打仗是打的过上位,还是打的过徐达?
人家徐达一脉活的好好的,还拥有祭祀上位的权力,一看就是朱棣干的。
徐家帮朱棣造太子的反都有可能,唯独不可能帮我们造上位的反。
“唉……”
蓝玉叹了口气,还是别想了,越想越糟心。
等吧,看天幕会不会透露太子的死因。
【相比于唐朝的滥封,明朝属于很吝啬爵赏的,朱元璋还定了文官非大功不许封公侯的祖训。
“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而所司朦胧奏请辄封公侯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其生前出将入相,能除大患、尽忠报国者,同开国功助一体,封侯谥公,不拘此律。”
所以明朝只有九个文官封了爵,除去开国的三位、靖难的一位以及夺门之变的杨善和徐有贞,真正凭借实打实的军功的只有三人。
靖远伯王骥、威宁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
弹幕区:
〖王骥不是也参与了夺门之变吗?〗
〖但是他的爵位是在这之前,先打阿岱汗,后打麓川,凭军功挣来的。〗
〖三人是不是亲戚啊?〗
〖不是。〗
〖王骥是洪武年生人,活跃在永乐、仁宣、正统、景泰,夺门之变后没多久就死了。〗
〖王越生于宣宗年间,活跃在成化、弘治,三次出塞收复河套,二次远袭鞑靼。〗
〖王守仁就是王阳明,心学大家,被称为最后一位圣人。〗
大明,武宗时期。
“有趣,有趣。”
朱厚照提笔又写一封信,准备让人快马加鞭送给王阳明。
“不要假投,战场上真打,不要放水。”
“朕要试试自己能不能打过圣人!”
“放心,朕赢了,会恕你无罪,还会加官进爵。”
朱厚照边写边念叨,身旁的江彬听的心惊肉跳。
“皇爷……那要是输了呢?”
朱厚照停下笔,回过头来笑道:“吾儿大才,怎么能把这个忘了呢?”
“夫战者,未算胜,先算败。”
江彬提起的心放下了,还好皇爷听劝,让王阳明潜伏进去就成了,千万别真打。
朱厚照提笔又写,又边写边念叨道:“如果朕输了,你偷偷放开路,让朕落败而逃。”
“而后你协助宁王,割据江南,登基称帝。”
????
!!!!
江彬觉得要么自己撞邪了,要么皇爷被鬼上身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彬顾不上礼仪,连忙夺过朱厚照手中的笔,随后跪到在地。
“请皇爷赐罪!”
“把笔拿来!”
江彬只是不停地磕头,但把笔紧紧握在手中。
皇爷这想法,但凡出点差错,大明江山就完了。
朱厚照看他头皮都磕破了,鲜血直流,有些心疼。
“唉……别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