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背后那只手

“皇帝是发现母后的棺椁是空的,才迁怒于我,甚至怀疑我的身世,从而对我起了杀心。”

乔惜顺着他的思路,想到什么,当即坐起了身子,“你是说,易青他对大佑有野心?”

太子一向反对给地方放权,若太子还活着,大佑不会是如今这般分崩离析的场面。

而皇帝寻找鬼军多年,他不是后来才知先帝对皇后疼爱,为何后头突然就要查皇后的陵墓。

这里头有人推动的可能性很大。

利用皇后的离开,来挑拨皇帝和太子父子关系,借皇帝之手铲除太子,大佑内乱,外人才有可乘之机。

苏鹤霆思虑更长远,微微点了点头,“不得不防。”

“可,前世我刺杀各藩镇头目,皇帝收回皇权时,都不曾见他动手……”

话音戛然而止。

她想起来了。

想起先前攻打凉州时,苏鹤霆那些让她感觉眼熟的招数。

“是宣武节度使。”

苏鹤霆沉眸,“何意?”

“我终于想起来,你那些招数我为何觉得熟悉,是宣武节度使的武功路数……不,眼下他还不是宣武节度使……”

或者说,如今还没有宣武节度使。

乔惜敲了敲脑袋,似在思虑该如何说。

苏鹤霆也不催,静静等着。

片刻后,乔惜方才道,“前世,我欲刺杀同州节度使,刚要动手,他底下的人便反了。

那人取代同州节度使,掌管同州,主动向朝廷投诚,上交兵权,皇帝嘉赏他的投诚,升他为宣武节度使。

后各藩镇被镇压,宣武节度使又带头拥护各种朝廷政策。

皇帝对此很是满意,庆功宴前夕,我曾听闻皇帝要提拔他为京官,入中书省。”

中书省是中央最高政务机构,是天子近臣,若要造反夺皇位,远比在地方做个节度使,更容易成事。

只可惜,她在庆功宴当晚便死了,不知后续宣武节度使,是不是做了这只黄雀。

苏鹤霆问道,“你怀疑日后的宣武节度使,便是易青?”

“若易青有反心,宣武节度使是他或者他底下人的可能性很大。”

前世那么多藩镇,唯有同州在她刺杀前,主动投诚,并一路走到皇帝面前,成了他看重的臣子。

乔惜又道,“二皇子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被丢进山里,自己长到六岁,而后他的亲外祖又那么巧合地在山里捡到了他。

还有老爷子在山里救下的那人,武功路数与宣武节度使相同。

他给二皇子取的姓,刚好是皇帝生母的姓氏,现在想想,都太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