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之二,就是相对论的理论,当物体移动时会造成相对时间的产生,即物体自身的时间与观测者的时间有微小的差距,物体运动越快,对于观测者的时间就越慢,如果达到光的速度,在观测者时间范畴下物体就处在了时间静止状态。
以上是两个先决条件,然后题目是这样的:
有人质疑这条测不准原理,并写出了一个思想实验,说有一个一侧有个小洞的盒子,洞口有一块挡板,里面放了一只能控制挡板开关的机械钟,小盒里装有一定数量的辐射物质,这只钟能在某一时刻将小洞打开,放出一个光子来,这样,它跑出的时间就可精确地测量出来了,同时,小盒悬挂在弹簧秤上,小盒所减少的质量,也即光子的质量便可测得,然后利用质能关系E=mc2便可得到能量的损失,这样,时间和能量都同时测准了,由此可以说明测不准关系是不成立的,量子力学一派的观点是不对的。
题目完成,然后就是问题,请选手们用给出的两个条件证明此思想实验是错误的。
刘琅参加过很多次物理培训,但是从没有讲过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相关知识,只有华夏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才会涉及到这两种理论的知识,而且研究的并不是很多,毕竟现在国内对这两项领域的研究还处在一片空白阶段,没有多少的实用价值。
可以说,如果现在有另外一名中国选手参加比赛,那么他将会是一头雾水,即便给出了两个条件,在短短四十分钟内他也无法明白这些理论的意思,再说,就算搞明白了意思就能解答出这两道吗?根本就不可能。
这道题可不是普通的题目,而是当你广义相对论的开山祖师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的一代宗师波尔之间对决时,被称为“光盒试验”的题目。
当年爱因斯坦对测不准原理非常的反感,认为这个原理违反了宇宙和谐的大秩序,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地推翻这个理论,于是就设计出了这个“光盒试验”,以证明光子是可以测得准的,当然,这是“思想试验”,并非是通过真正的测量来证明的,因为在量子尺度下,测量工具本身就是个大问题,所以“思想试验”仅是在逻辑上的思考,只要符合逻辑,那就认为它是正确的。
对于那一场世纪大争论,在二十多年后的相关书籍中屡屡出现,刘琅做为一个好读书的人当然看过相关的书籍,对这两位大师之间精彩的辩论和对决十分的向往。
但那是在二十多年后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下这场争论才会被广泛传播出去,而在这个封闭的时代,除非是专业人员,其他人根本不会接触到这些知识,更不必说是一群十三四岁的学生了。
“怎么出这样的题目了?不过,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