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分裂的开端

殷朝新政志 桦阳 807 字 1个月前

傅清廉按照计划,将东厂截获的信件中的部分内容“意外”泄露给宗亲议会内部的几个核心成员。这些信件中暗示,某些宗亲议会成员在物资调拨中徇私舞弊,甚至利用边疆危机获取巨大利益。

宗亲议会内部一片哗然,梁王宗长旭率先质问宗邺昭:“雍王殿下,这些事情是否属实?若真是如此,宗亲议会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监察司和东宫一定会借此机会对我们发难。”

宗邺昭眉头微皱,沉声说道:“这些信件的真实性尚未确认,很可能是东厂和监察司的挑拨离间。他们的目的是削弱我们内部的团结。”

梁王却不依不饶:“无论真假,此事必须给出一个解释。否则,议会的声誉将会毁于一旦。”

宗亲议会的内部会议因此陷入争吵,而宗邺昭不得不暂时妥协,同意对信件中涉及的人员展开内部调查,以平息梁王一派的质疑。

在边疆,六皇子宗邺轩的“区域协防”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他亲自视察边防要塞,整合各地驻军的资源,同时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对表现优异的驻军将领给予更多自主权,以鼓励快速反应和独立作战。

这一举措赢得了边疆士卒的支持,也让宗邺轩的个人威望达到了新的高度。然而,他的动作也引起了一些边疆将领的警惕。特别是部分仍忠于中央的将领开始私下议论:“六皇子如此扩权,是否有削弱朝廷的意图?”

宗邺轩对此并不在意,他在与幕僚的密谈中说道:“只要边疆局势继续动荡,父皇必然会依赖我。只要我能在北漠之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朝廷对我的疑虑自然会被掩盖。”

苏子恒意识到宗亲议会内部的裂痕和宗邺轩的军事动作,决定采取更主动的策略。他命监察司密探深入边疆,通过驻军中的关系网收集宗邺轩与地方将领的具体往来记录。

不久后,监察司密探带回了一份重要情报:宗邺轩曾以个人名义向几位边疆将领提供了不经兵部批准的武器补给。这份记录成为监察司的重要筹码。

苏子恒对太子说道:“殿下,宗邺轩此举看似是在增强战力,实则是在扩张个人影响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份证据揭露他的真实目的,但必须找到合适的时机。”

太子点头:“很好。六弟的动作越大,父皇的疑虑也会随之增加。但我们不能贸然行事,必须确保证据确凿,让他无从辩驳。”

宗亲议会的内部调查很快揭露了一些事实:确有几名地方士绅与边疆驻军勾结,从中牟利。这些士绅背后的支持者多是改革派成员,这让宗亲议会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梁王宗长旭趁机发难:“雍王殿下,这些人都是你主张改革时引入的地方势力。如今他们出了问题,是否应由你负责?”

宗邺昭隐忍着怒气,答道:“这些人的确与我有所联系,但他们的行为并非我的授意。议会内部必须团结,不能让外界有机可乘。”

然而,这场风波已让宗邺昭的威信受到损害,部分议会成员开始对他的领导能力产生怀疑。

天武帝逐渐察觉到边疆事务的复杂性,以及宗亲议会内部的分裂。他在早朝上召见兵部尚书许从儒和监察司的代表苏子恒,直接询问边疆局势的真实情况。

许从儒先汇报:“陛下,六皇子的区域协防计划的确提高了边防反应速度,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规避中央审批的问题。”

苏子恒接着补充:“陛下,监察司发现部分边疆驻军的物资调拨存在异常,这些问题与宗亲议会的后勤管理有直接关联。下官建议,加强中央对边疆事务的直接干预,避免地方势力继续扩张。”

天武帝沉思良久,问道:“若朕将边疆事务完全交由中央管理,是否会引发地方的不满?”

苏子恒答道:“地方势力虽强,但边疆驻军仍以朝廷为核心。若能调配更多忠诚的将领,地方反弹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

宗邺昭在与心腹幕僚的一次谈话中说道:“宗亲议会的确暴露了问题,但这并非无解。只要我能通过边疆事务重新建立权威,太子和监察司就无法再针对我们。”

与此同时,太子宗邺文对苏子恒说道:“六弟的军事动作越来越明目张胆,但父皇似乎对他另有倚重。我们必须更小心,不仅要制衡宗亲议会,也要逐步削弱六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