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秃发阗立闯沮县交易场,要不是身上带了苜蓿种子,哪有那么容易得到冯郎君的真诚友谊?
开草场圈养牲畜,贮青料必不可缺少,想要贮青料,那就要有足够的草料,想要足够的草料,苜蓿则是必备之物。
同时苜蓿也有改善土地肥力的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家现在能躺着吃红利,那还是要从皇后独具慧眼,无比大气地把汉中冶所属的数万亩皇庄借给冯郎君种草料说起。
这份人情,对于初始创业的冯郎君来说,不可谓不大。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以前的兴汉会,还是现在的校尉府,所有的强有力扩张,那都是建立在供应充足的基础上。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牲畜。
人要吃粮食,牲畜要吃草料和豆类。
牧场开到哪,草场就开到哪,草场开到哪,苜蓿就种到哪,这是最基本的。
冯会首这么多年没回锦城,但只要他开口要什么,会里的兄弟就是卖了底裤都要支持。
这些年来,也不是没人想过勾搭兴汉会里的核心人物,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不单单是因为冯鬼王现在的地位,权势,以及能给兴汉会带来的好处等等,众人心里的敬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毕竟任谁事后回头看看,心底都会冒出一股寒气。
身在局中这么多年而不自知,都是事后才突然发现,原来有好多东西,兄长从一开始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布置好了。
所以跟兄长跳反这种事情,那真是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
毕竟跟一个擅长至少提前几年就开始挖坑的阴逼作对,对于兴汉会里那些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们来说,还是太过困难了些。
当然,别人怎么想的,冯君侯不清楚,但他有自己的想法:
“这三十万亩,拿十万亩种粮食就行了,剩下的二十万亩,先种豆类。”
说着,冯君侯又看向张星忆,“回去以后,四娘就拟份公文出来,立好规矩。”
张星忆点头,表示明白。
十万亩的良田,听起来很多,但粗略算一下,也不过能是让一千来户人家一年到头吃饱肚子,同时还能有些剩余,搞点副业之类。
校尉府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不需要太多的耕地,这是大汉丞相说的。
冯君侯表示,这个逻辑……非常完美,他举双手,以示赞成。
再说了,明年这个时候,校尉府至少会多出一万六千头可使役的骡子,再加上战马,豆类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
所以这个是需要提前准备的。
“还有大河西岸这一片,就暂时开成草场吧,耕地就算了。”
冯永转身向西边看去,略有起伏的荒原北边,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似乎隐隐能看到长城。
虽说此时的陇右还算是水草丰茂,但过了黄河,越是往西,肉眼就已经可以看出水土的变化。
粮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那一片荒原,留着当草场,比开发出来当耕地好,就算是给子孙留点可以折腾的环境。
许二娘略有诧异地看了一眼冯永,似乎不明白为什么冯君侯要限制耕种,不过校尉府治下的牲畜保有量极大,豆类几乎是与粮食同等重要。
再说了,后方一直有粮食运过来,所以种豆类也不是不能理解。
所以她应了一声:“诺。”
冯永说完了话,看了一眼张星忆。
张星忆会意,接着开口问道:
“李郎君,今年的畜蜂规模,较去年如何?”
仅仅是两年时间,手工印刷的应用就以极快的速度在兴汉会内部推广开来。
光是几个学堂的试卷,军中的小报,校尉府和越巂郡的各类政令传达,就让蜂蜡极是吃紧。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冯永出任凉州刺史,蜂蜡的需求量更是会暴增。
毕竟用惯了手工印刷,谁还愿意去手抄?
容易出现错漏不说,最关键的还是效率不高。
阿梅把手工油印机弄出来以前,从校尉府传到县,再从县传到乡,最后从乡传到亭,到里,所有公文都得一份一份地抄。
县要是抄错什么,乡里再抄漏一点,那么传到亭和里的时候,变成相反的政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手工印刷,只要抄一份,就可以直接印上百份。
战争,打得不单单是国力和资源,还要看动员效率、组织能力等等。
冯鬼王殴打曹大司马,除了靠出其不意,先进兵种等,校尉府将士以强大的组织能力,顶住了前期巨大压力,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所以影响校尉府组织效率的蜂蜡,也算得上是一个战备物资。
校尉府有什么重大节日或者重大晚宴,才会抠抠搜搜地点起几支蜡烛。
平时都是点的油灯。
冯家也不富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