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回来后,周宇回到公司,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讨论新能源项目的融资方案。会议的气氛并不轻松,大家都意识到,新能源这个巨大的市场机会背后,是漫长的技术攻关和资金消耗。
“我们目前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工厂的建设,但真正烧钱的阶段还没有到来。”财务总监神情凝重地说道,“根据我们的预算,后续几年的研发和生产环节需要的资金远远超过目前公司的可支配资金。”
张潮在一旁补充道:“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现有的资金链,必须找到更多的资金来源。”
周宇环视了一圈,最后定下基调:“我会亲自去接触几家风投公司,争取在融资方面取得进展。同时,我们要做好长期的规划,新能源项目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大家要有足够的耐心。”
会议结束后,周宇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霓虹灯,他感到了一丝压力。这几年,他已经在多个行业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商超和房地产领域,但新能源却是他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大挑战。
这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而他手头上既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想到这里,周宇决定,必须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不能单靠自己的一腔热血。
他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全球范围内顶尖的新能源技术公司。很快,他锁定了几家在电池技术领域领先的公司,其中一家欧洲的企业尤其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家公司拥有先进的锂电池技术,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由于公司规模较小,扩展全球市场的能力有限。
“或许,可以尝试与这家公司合作,引入他们的技术,节省我们的研发时间。”周宇心中一动,立刻让秘书安排时间,与这家公司进行初步的接触。
几天后,周宇飞往上海,参加了一场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峰会。在会上,他遇到了不少风投公司,经过几轮初步交谈,有两三家公司对他的新能源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会议结束后,周宇和其中一家大型风投公司的合伙人约在了酒店的咖啡厅见面。对方是一位中年男子,穿着考究,眼神锐利:“周总,我对你们公司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听说你们的新能源项目正在筹备阶段,但投入相当大,前景虽然不错,但风险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