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原本紧闭的宫门大开,各方人物纷至沓来。

只见三皇子、五皇子、八皇子以及二百二十二皇子等一众皇室宗亲纷纷踏入永乐宫内;

与此同时,朝中的文武大臣们也接踵而至。

就连一些高品级的妃子,也早就等候在永乐宫之中。

众人齐聚于此,皆身着素服,面色凝重,静静地聆听着太子对先帝所做的深情挽词。

“先皇驾崩,致使国事荒废已久。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恳请太子殿下能够暂且收起伤痛之情,以国家大事为重。

还望太子殿下能择良辰吉日,早日登基称帝,尽早挑起这治理大轩帝国的千斤重担啊!”

说话之人乃是上将军唐浩,只见他快步走上前来,单膝跪地,语气悲切地向太子进言。

其神情肃穆,目光坚定,俨然一副忧国忧民之态。

一部分大臣们见此,一个个也都急忙随声附和起来:

“对啊,太子殿下,如今国家正处于关键时刻,您应当将处理国事放在首位,尽快登上皇位啊!”

听到这些话语,太子缓缓地抬起手来,用衣袖轻轻擦拭去眼角残留的泪水,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不决的神情,轻声说道:

“我兄弟众多,又有什么资格能够独自担当帝王这样重要的大任呢?”

众官员见状,连忙再次齐声劝谏道:

“自古以来,每当先帝驾崩之后,皆是由太子继承皇位。

还望太子您顺应天命,承接这至高无上的大统,正式继承皇帝之位。”

然而,太子却依然摇着头,语气略带迟疑地回应道:

“可是,我自觉自己学识浅薄、才能有限,实在是担心无法胜任这治理天下的艰巨任务。与其日后做得不好,被人攻讦,还不如现在在这里选择一个更有才能的帝王。”

面对太子的一再推脱,众官员并没有放弃劝说,他们紧接着又一次诚恳地进言道:

“太子您辅助朝政已有数百载岁月,对于朝廷中的各项政务早已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实在是最适合的人选。

恳请太子不要再推辞了,速速承接大统,继承皇位吧。”

但是,太子似乎心意已决,他仍然坚持着不肯应允,再次开口拒绝道:

“无论如何,我身为儿子,理应为父皇守孝整整三年,以此来表达我的一片孝心。

所以,现在让我继承皇位之事,着实不妥。”

此时,那些官员们开始显得有些焦急起来,他们异口同声地高呼道:

“国家一天都不能没有君主啊!

为了我们伟大的大轩帝国能够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请太子务必以大局为重,承接大统,继承皇位吧!”

刚刚赶到帝都的三皇子和五皇子等各地藩王,换下军装穿上素衣站在人群之中,看着太子和他那派系的官员的假意推辞,此刻心情已经跌落到了谷底。

这三劝太子,

相当于就是在:说他们的话,让他们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