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中心。
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已经集结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正襟危坐,或轻轻翻动着手中的资料,坐在各自的座位上静静等待。
刚考完的诗词大会初赛试卷全部被拉到了这里。
经过一系列有序的处理,答题卡上的内容已经全部扫描到电脑上,为接下来的阅卷工作做好了准备。
一位中年男士走上讲台,他的声音浑厚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好,我叫王凯,是这次的阅卷组长,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担任这次阅卷工作。
这次批改试卷的时间比较紧张,我们需要在明天晚上之前将所有试卷的成绩计算出来,所以这两天就辛苦大家了。
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相信我们一定能共同完成。”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继续说道:“有关于试卷评判的问题,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
如果有不明白的,或者不确定如何给分的题目,可以及时反馈,我和杨老师、马老师都会一直在这里,随时为大家解答疑惑。”
“那我废话也不多说了,大家开始吧。”
随着他话音落下,所有人都迅速收回目光,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脑屏幕上。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敲击鼠标的声音。
由于是在电脑上阅卷,每个老师分到的考题数量并不多,加上有些题型答案是固定的,他们需要批改的也就只有诗词辨认、飞花令以及创作题这三道答题。
剩下的两道题,电脑可以直接根据预设的标准答案给出分数。
看似题目很多,但老师的数量也不少,因此分到每个老师手上的题目并不是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阅卷压力。
李老师负责批改诗词辨认题,她面前的屏幕上,考生们的答案一一呈现,有的字迹工整如同印刷体,有的则略显潦草。
她早就将标准答案熟记于心,加上本身就是教语文的缘故,对于正确答案看上一遍就足以印象深刻,无需再去看第二遍。
她鼠标轻轻点击,分数便随之生成,整个过程十分迅速。
遇到连标准答案上都没有的诗词,她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诗词上轻点两下,系统便自动弹出该诗词及其作者的详细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
“这初赛的难度照比海选可真是难了不少啊!”站在讲台上有些年长的马老师推了推眼镜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