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心思各异,上书发兵灭袁,多半也是想借机扩充实力,并不是真心为国除贼。
钟繇对于刘辩迟迟不下任命丞相、大司马心里有所猜疑,沉吟片刻,道:“陛下,琅琊太守刘备在劝降吕布,听说颇有成效。”
刘辩瞥了他一眼,拎起茶壶,笑着道:“刘备啊,再看看吧。”
钟繇疑惑的看着刘辩,心里更加不解。
荀彧一直默不作声,眼见刘辩似乎‘情绪不高’,道:“陛下,夏粮在即,南方却急着发兵,臣恐他们另有图谋。”
刘辩闻言,这才点头,道:“荀卿家这话说到了关键。按理说,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抢收夏粮才是,而他们好像商量好了一样,联名上奏,这不是明摆着吗?他们是商量了好,怎么划分地盘了?”
钟繇脸色微变,道:“陛下,应当不太可能。”
南方那些人,每一个都不是简单之辈,怎么可能商议一致?
刘辩给他倒了杯茶,淡淡道:“尚书台、大司马府联合给他们下命令,谁都不准动!”
荀彧,钟繇,刘虞三人齐齐看着刘辩,而后对视一眼,眼神里都是困惑。
按理说,南方打起来,可以吸引朝野的目光,朝廷不是可以借机做很多事情?尤其是夏粮在即,以往很多不好做的事情,在南方大战的遮掩下,可以悄无声息的完成?
刘辩悠然的喝了口茶,看向荀彧,道:“荀卿家,朕听说,北方各州的的田亩在不断减少,朝廷的政令,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荀彧躬身,神色不动,道:“是。户曹已经查明,是一些世家大户购地,不过是放在他人名下,绕开了朝廷命令限制。”
刘辩微笑着道:“有没有办法限制购地?”
不等荀彧说话,钟繇道:“陛下,怕是有些困难。一则,荒地众多,杂草丛生。二是青壮减少,一些田亩不卖的即是荒废,也令百姓生计无着。三来,士族大户若是敝扫自珍,不肯出钱出力,百姓怕是饿死众多,横尸遍野。”
刘辩看着钟繇,忽然转向刘虞,道:“刘卿家怎么看?”
刘虞拧起眉头,沉色道:“陛下,这确实不是长久之计。但眼前朝廷困顿,无力安置灾民、百姓,待等朝廷缓和,将百姓安置在无主之地便可。”
小主,
刘虞说的貌似有道理,实则就是个笑话。
刘辩面无表情,道:“卿家,今年北方的赋税,大致会有多少?”
荀彧察觉出了什么,早有腹稿的道:“回陛下,户曹仔细核算,应当在六万万左右。”
刘辩微微坐直,抬起头,道:“又减少了?”
荀彧躬着身,道:“是。北方各州匪患不断,各地支出渐多,而且需要归还剿匪时筹借的钱粮,臣预计,未来五年内,基本上维持在这个数字。”
“卿家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刘辩忽然说道。
钟繇惯常严肃的脸上,前所未有的凝色,抢在荀彧之前,道:“回陛下,‘新政’推行不畅,田亩尚未清丈完毕,户丁不清,加上朝廷的命令在县以及还不足用,要想……臣以为,须等‘新政’至少推进大半,方有可能。”
刘辩没有反驳,淡淡点头,道:“皇权不下县……”
荀彧,钟繇不敢接话。
其实他们心里隐约清楚,宫里之所以迟迟不下任命荀彧为丞相的诏书,就是因为荀彧没有在‘划分土地’上明确表态,并拿出具体的策略方针来。
荀彧以及‘颍川党’商量好了用‘拖’字诀,以‘新政’未完为要点,再三上书陈情。
刘辩对这些奏本一直是留中不发,没有回复。
简而言之,新丞相没有任命,是宫里的刘辩与‘颍川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关于‘划分土地’的博弈。
刘辩坚持要新丞相表态,这么久不下诏书,态度坚决。
而‘颍川党’认为还不到时候,朝廷根本无力做成这件事,采用了辩解的方式,进行拖延。
刘虞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刘辩在问什么,荀彧,钟繇在回答什么。
在刘辩似自言自语一句后,小凉亭突然安静了下来。
无声的博弈,还在继续。
“父皇。”
这时,刘愈走了过来,拿着一块糕点递给刘辩,道:“皇兄让我拿给父皇的。”
刘辩回头看了眼刘绍,见小家伙大眼睛明亮,正在静静看着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