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人,是王五的底线。
因为这关系到他在荆州的威望。
当初他可是当着荆州搬迁户的面说的明明白白,旗兵若是敢欺压他们,那他这个都统大人就会站出来替百姓做主。
只有说到做到,王五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荆州军民眼中的“保护神”,从而由上至下将荆州几十万人同他牢牢捆绑,使荆州成为中国大陆继西山之外第二个抗清根据地。
但是调炮命令传达到水营后,临时负责水营的王胜明认为现在将船上的火炮拆下运到岸上太费时间,便将军令转到炮营,结果一收一转就变成炮营立即全员出动赶往荆州。
同“不许一人出城”与“不许一人逃脱”有异曲同工之效。
都是在传达时出了小小误差,导致事态愈演愈大。
接到军令的马昌元对带炮进城有过犹豫,因为他从这道军令嗅出了危险信号。
即有可能是荆州起事的信号!
否则,单纯的旗汉冲突根本不必调集如此多的兵力入城,还要求炮营全部入城。
除了对满城动手外,马昌元想不到其它可能。
曾随塔天宝降过清军的他对再次起事反清深感顾虑,毕竟他们刚刚剃发不过数月,也并没有在荆州站稳脚根,如此仓促起事纵是能全歼满城的八旗兵,但同时也会让荆州成为清廷的眼中刺、肉中钉。
清廷真要调大军来攻荆州,又哪里能守得住。
因此,顾虑重重的马昌元派人到隔壁辎重营询问统领许德义的意见。
意思如果辎重营没有收到相关军令,那这道军令的真实性有待商榷,最好是派人去荆州确认一下。
如果事态不到最后一步,能不动手就不动手。
未想,人还没派出去,辎重营的三千官兵就搭乘几十辆马车开出军营,朝荆州杀气腾腾奔了过去。
辎重营的兵经过炮营时,还朝里面不明情况的炮兵们叫嚷道:“都愣着干什么,赶紧把炮拉上去荆州!将军说了进满城屠鞑子,完事那鞑子的婆娘一人分一个,鞑子的钱也都给大伙分!”
不等马昌元有所决断,炮营三千官兵一下炸了。
套马车的套马车,拉炮的拉炮,搬炮弹的搬炮弹,都不用统领大人发话,大呼小叫跟去吃“绝户饭”似的你争我抢,黑压压的涌出了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