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我辈士绅,捐输乃是取死之道!

但身为知县的幕僚,p股不能坐歪。他必须为东家着想,故而建议道:

“不如这样,先以县衙的名义借!”

“借下钱粮到时候让本官还?”

“哎,东翁此言差矣。以县衙的名义借,自然是县衙还。一时还不上也不打紧,先欠着。反正这衙门也没长腿。”

……

知县琢磨了一下,答应了。

然后师爷就去照办了。

不过,半个时辰后就传来了一条令他不安的消息:王乡绅一家子,跑了!

守门的衙役收了他100两,打开了城门放走了王家老小21口。

“大敌当前,老王八竟敢如此拆台。来人,封了他的宅子,暂且充公。”

“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暂且充公,是留了余地的。

宅内的浮财肯定是要刮走的,反正没有证据。

宅子嘛,视战况和人情轻重而定,说不定还要还给他。

……

衙役班头亲自带队搜出了2000多两银子。合理分润后,知县得了500两,官仓得了300两。

其余的不翼而飞。

然而,知县却是越发的不安。

老王八虽然可恨,可他这些年可没踩过坑。难道他断定这浮梁县必陷?因而不管不顾的跑了?

“贴出告示,招募青壮上城,每天给30文工钱。再和城里的油坊商量商量,暂时征用他们的油料守城。”

“嗻。”

知县的手段比较委婉,是因为得罪不起。

此时的江西不是几百年后的江西。经济富庶,人文灿烂,商业也很发达。

虽不如江南,但差距不是很大。

明朝中期起,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

几任首辅都是江西人,从而形成了江西朝臣帮。在官本位的封建时代,富庶区域一定是出官员(中科举)的区域。

衰败,是太平天国和清军的拉锯战之后。

一落千丈,从此尴尬。

实际上皖南和赣北,包括太湖沿岸都是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

而原本富庶的松江府却是因为军事上的安全避风港地位,吸纳了大批的财富和人才。从而成为了整个东南乃至帝国的耀眼明珠。

……

浮梁县的士绅群体强大,可以和知县分庭抗礼。

因而知县对于这些人底下的产业也不敢随便强征,只能是商量,希望他们顾全大局。

而跑出城的王士绅一家,则是仓皇如丧家之犬。

其最聪慧的孙子问道:

“爷爷,我们为什么要逃?”

“县城守不住,不逃就得死。”

天资普通,心有些软的儿子则是忍不住有些怨言:

“爹你也太吝啬了,咱家虽然现银不多,都投在产业上。可捐个几千两很轻松,击退贼兵我们也受益啊。”

王乡绅疲惫的靠着马车,冷冷的讽刺道:

“你懂个屁。我不是拿不出银子,也不是舍不得银子,而是知道捐输乃是取死之道。”

孙子略一思索,就问道:

“爷爷可是担忧,贼兵来了会对捐输的士绅斩尽杀绝?”

“对。”王乡绅欣慰的点点头,“不过,还有一层用意。乖孙可知道?”

年方10岁的孙子,思索了一会,突然抬起头,惊恐颤抖的语气说道: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王乡绅叹了一口气,默默的点头:

“乖孙,你是我王家的宝!”

“湖口县那帮蠢货,他们自以为拿出50万两现银是报效朝廷,却不懂这是在给自己挖墓坑,甚至是在给全江西的士绅挖墓坑。

“战争一开,我等士绅拿好地契房契,卷了金银细软,速速逃命才对。带不走的银子埋进地窖或者扔进鄱阳湖,也不能捐输呀。唉!”

爷孙俩一问一答,中间的儿子一头雾水,似懂非懂。

孙子表情惨白,却是一副了然于心的神态。

马车晃悠悠前行,冷风吹着山林。周边虽然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却是让人感觉后背陡生寒意。

……

10岁的小神童甚至牙齿打架。他对于这个社会真实运行逻辑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朝廷缺钱粮,天天琢磨增加税源。

北方多省都已经增加了每亩1钱的田税。

当然了,大清永不加赋,所以这1钱不叫赋税,叫追缴历年欠收的利息。

你湖口士绅此举等于是告诉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