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乾隆被迫退位,新帝有意西狩~

“压根就没抵抗,拱手就让出去了。”

“阿桂呢?”

“嘿,人家多精明,打都没打直接就带着大军跑了,去南洋当土皇帝照样吃香喝辣。”

“不当云南王,去当缅王?”

“对喽。”

茶客们感慨不已,语调悲戚。

……

突然有人冒出一句:

“咱们的铁杆庄稼,怕是也不铁了。”

“不能够吧?”

“黄河以南都快丢干净了。直隶都出反王了,您说铁杆庄稼还能保住吗?粮食从哪儿来?”

茶馆内一片死寂。

那爷端着茶碗手止不住的发抖,盖子咔咔作响。

然而,无人笑话他。

所有人眼睛里都写满了恐慌。中原乱了,战火距离四九城还远吗?

“诸位爷,快回家备粮备金子吧。”

瞬间,茶馆内作鸟兽散。

赶紧拿字画地契古董去当铺换成金银,然后换成粮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这是入关以来,四九城第二次如此恐慌。

上一次是三藩之乱,察哈尔王率蒙古骑兵杀到距离京城200里外,康熙吓的想回关外。

这次,

战火已经烧到了黄河南岸。

中原,无险可守。

野战?是吴军的对手吗?

海兰察都打不赢,京旗拿什么打?

京城的多家米铺发生了抢米事故,步军统领衙门忙于弹压。

很快,就被迫执行宵禁~

现为步军统领衙门右翼总兵的福寿骑在马上,望着往日繁华的前门大街,如今空无一人。

艳阳高照,却好似鬼城。

……

他心中窃喜:

“投吴,算是投对了。”

“瞧这样,大清气数已尽。”

东宫,

永琰心情复杂来回踱步,被他抢来的宠妾萧小七静静的坐在一旁,纤手轻抚古筝。

曲目很应景——《十面埋伏》。

一曲毕,

永琰站在窗口望着秋日景色,喃喃自语:

“按理说,终于当上皇帝了,本宫现在应该开心。可是本宫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太子爷,臣妾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讲。”

“可以行皇帝之实,但不该过早承担皇帝之名。登基,且拖一拖。”

……

永琰一愣,诧异的扭头。

“似有几分道理。”

“和南边和谈,割地赔银吧。不论成与不成,尽量争取时间。大清现在好似一个重病虚弱之人,需要时间疗养,再折腾恐会四分五裂。”

“……”

“大丈夫能屈能伸,留给太子的时间不多了~”

“萧妃,你大胆!”

永琰愤怒的吼出声。不过眼前之女人却丝毫不惧,平静的盯着自己。

过了好一会,

永琰痛苦地搓着脸皮:

“你说的是实话,你是个敢说话的。”

……

如今的萧小七相比之前多了几分雍容,妆容也显成熟。她款款移步走到永琰面前轻抚他的脸颊。

这个动作明显僭越~

看似临时起意,实是蓄谋已久。

“太子,自古凡成大事者需足够清醒,讳疾忌医是要不得的。您首先得接受一个现实,如今是敌强我弱。”

“是。”

永琰心里痛苦的直哆嗦。

好似被人扒光当众鞭笞,历数罪状。

萧小七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心理变化,蹲着轻声道:

“弱者有弱者的生存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弱者未必不能活。草肚银边金角,中原是强者的猎场,太子何不考虑西狩?”

……

永琰盯着这个素有“女诸葛“之名的漂亮女人。

问道:

“吾占据富庶土地尚且打不过,盘踞西北贫瘠之地,岂不更无活路?”

“不,恰恰相反。至少能活。”

“怎么活?”

“西夏李元昊、西辽耶侓大石、后晋石敬瑭、匈奴阿提拉,皆曾处于下风,然不失一时枭雄。他们的选择每一条都是活路。就看太子愿不愿意~”

永琰猛然起身,脸色阴郁。

横抱起萧小七。

“你说完了吗?”

“完了。”

“该我了。”

说罢,大步走向卧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