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还是孔明先生对我主说:赵韪虽一时得巴地人心,但蜀中诸将必不能容忍一将独大,都想维持均势。庞羲势大时,赵韪与诸将自会反对庞羲。等赵韪势大,诸将又会联合庞羲反对赵韪,这样,才能在台面上维持一个暗弱之主,形成平衡。所以哪怕我军不出兵,赵韪也迟早必败。
加上子瑜先生也对我主说:赵韪之乱事小,若是激化了汉室宗亲方伯之间的矛盾,生出更多芥蒂,那才是对讨逆兴汉大业的重大损失。
虽然刘荆州、刘益州曾有仇怨,但那都是曹贼挟君、天子下衣带诏之前的事儿了。自衣带诏之后,我主身为宗伯,只希望团结天下宗室,因此宁可坐视失去一些取人郡县的机会,也不愿同宗相残,哪怕只是落下同宗相残的恶名。”
孙卲一番话,顿时说得张肃、张松都有些震惊。
一来是震惊刘备的人消息如此灵通,二来则是震惊于刘备如此重视大义名分,明知道有机会,但为了避嫌,就不来蹚浑水了,以免落下“趁机图谋巴郡”的恶名。
张肃、张松都有些不信,但张肃身份比较正式,不适宜开口质疑。张松相对年轻、官职也低,他说话没什么忌讳,就帮着大哥直截了当追问:
“车骑将军对蜀中近况,竟一直如此了解?两位诸葛先生,也能这般相隔千里分析蜀中乱局走势?松并非质疑……只是这说法,实在难以置信。”
孙卲傲然,一副懒得解释的表情:“子乔贤弟,你应该出川打听打听,曹贼也好,当年袁绍也好,谁人敢质疑两位诸葛先生的远见卓识、见微知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他们的智谋眼光,仅靠毫末细节,便逆推出天下大势,都是毫不为怪的。这个我很难跟你解释。”
张松本是恃才傲物之人,平时如果有谁吹嘘自己见识广博敏锐、远超自己,那他肯定是要翻脸的。
但孙卲提及的是诸葛瑾诸葛亮,哪怕张松对外面的世界再不了解,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确实,如果是诸葛家的人,有多神算远见,都是不奇怪的。七八年来,这多智的名声已经传遍大汉每一个角落,哪怕在蜀中在交趾在乐浪,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信无人不服。
“如此说来,车骑将军果然是仁德之主,不屑于乘人之危了。我主本以为封关绝道暗暗平叛、做得足够隐秘,没想到徒费了那些工夫。”张肃和张松都不由信了,长叹一声。
而张松相比于大哥,对刘璋其实更为不满,听孙卲提及“蜀地诸将想维持一个暗弱之主”的说法后,他就更是感同身受,便借着酒劲往下分析:
“先生所言果真是金玉之论,我蜀地之所以自君朗公(刘焉)故后,十年难有举动,就是因为诸将一开始就想各自为政。庞羲征张鲁,却被诸将掣肘、人心不齐,屡战屡败。
赵韪嫌我主以兵权付庞羲,借着征张鲁之名养寇自重、还广征賨兵,起兵反叛,又得诸将围攻而亡。反正蜀中就是出不了一个政令军令令行禁止的雄主,谁冒头就被其他人掣肘。
当初甘宁、沈弥在巴郡作乱,派了赵韪来平叛。赵韪盘乱了,又派庞羲来平乱。如今庞羲又任用賨人、征募板楯蛮组建新军。如此情形之下,我主又岂敢托付诸将、有所远图?”
张松这番话,以臣议主,已经有些悖逆了。张肃很想制止,但他刚才已经提醒过了,再严肃敲打,显得有点不给孙邵面子、跟他见外。
而孙邵至此,也算是彻底理解了刘璋的困局。
如果是诸葛瑾在此、听了张松这番话,那他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刘璋对麾下诸将的不信任,那种惊弓之鸟,甚至已经比宋朝皇帝都严重了,难怪武德如此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