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直指要害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63 字 14小时前

就凭董卓那暴躁的性格,他如果敢不说话,董卓可能转眼就把他给活劈了。

他假作沉思一会,才缓缓说道:“尚书令大人高策,文优叹服。

“闻尚书令大人之策,觉得其关键有二:一是联军内或是因粮草不济,或其他什么原因,内生龌龊,我军便有可乘之机;二是能够坚守函谷关。

“联军方面,我完全赞同子师的分析。

“而函谷则是我担忧所在。

“其中重中之重,不是与函谷关取得联系,而是函谷守将能否守住函谷关。

“过洛水绕路至函谷关下,确是一个好办法。

“可青州军若封锁函谷关,派去的人,哪怕看到关隘,恐也无法进关传讯。

“函谷关为险隘,哪怕只有一千守军,也不是贼军能轻易攻下的。

“可要长期坚守,就要看函谷守将与华阴樊稠之间的关系了。

“一旦函谷被封锁,函谷守将必向华阴求援。两将关系好,华阴派兵来援,守住函谷自无问题。

“若是函谷守将平时与华阴守将之间有一些嫌隙,那就要看樊稠的胸怀了。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牛辅将军虽然无法返回京都,却已经转向函谷关。

“如果牛辅将军回到函谷关,凭他与太师的姻亲关系,华阴守将必会从三辅之地调集粮草供给函谷。

“如此,函谷坚守十年都不成问题。

“其实,联军是否溃散,对太师来说,无足轻重。

“东面没有太师可依托之地,太师断无可能向东而去。

“所以,此战之胜败,就在于函谷关。

“函谷关守得住,太师必胜;函谷关有失,华阴难保,青州军便已打通与三辅之地的联系。之前尚书令大人所说贼兵粮草、军械运送之困难,迎刃而解。”

李儒话说得很明白,王允分析了半天,其实都是废话。

真正的要害在于函谷关守将与华阴守将之间的关系,以及坚守函谷关的决心。

以董卓身经百战,自是知道李儒的分析,才是直指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