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魏武早就有心理准备,宝船改造之后肯定是飞越一般的质变。
但他也没想到,成果居然会这么好,这种航速都赶上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水平了。
要知道十九世纪中期蒸汽船的航行速度,也只有十到十五节的速度。
换算下来大概是每小时十八公里到每小时二十七公里。
那可是十九世纪啊!如今这大明洪武一朝才十四世纪,距离十九世纪还有几百年呢!
不过转念一想,魏武又觉得有这种成果也算是合理的。
毕竟有他这位后世之人的引导,蒸汽机从一开始就是更先进的往复式蒸汽机。
紧接着,宋忠和孙尝两人又将大型船舶使用的三胀式蒸汽机理论整出来了。
如果工业等级不够,那么两人光有理论也没办法把这东西弄出来。
但偏偏因为魏武的存在,大明提前几百年就拥有了工业发展最重要的机床。
这样一来,宋忠和孙尝就能轻易将自己的设想给实现出来。
同时,有工业机床的帮助,蒸汽机锅炉的密封性就不需要担心了。
再加上魏武提供的几种千分尺,可以将更加精密的配件制造出来。
所以,宝船改造之后能够有这种成果,虽然在魏武意料之外却也属于情理之中。
“陛下对宝船改造的事情非常重视,水师正在加紧训练,为东征倭寇做准备。”
“这次入宫陛下专门问我,改造宝船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是否能提高效率。”
改造宝船的事情一直是宋忠和孙尝在跟进,相关的问题早就了然于心。
听到魏武的询问,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就给出了答案。
“副院长大人,改造一艘宝船大概需要八到九日,至于提高效率,这个我也说不准。”
“如果是人手充足而且配件齐全的情况下,这个时间是能加快的,但是这根本不可能。”
九天?
听到这个答案魏武都有些意外,因为这比他心中计算的时间要快不少。
原本魏武心中猜测一艘船大概要十天左右,这么算三十艘应该是一年时间。
之所以给朱元璋说半年时间,是因为组装工作不是一艘完成才能进行下一艘。
组装工作是可以同时几艘船一起进行,三十艘半年时间已经是他很保守的推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