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鱼和熊掌都想要

崇祯太子 无原盒 2233 字 27天前

“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

朕承天命,继统大明,承祖宗之遗训,怀天下之忧患,励精图治,夙夜忧勤,志在复华夏之全盛,全祖宗遗泽。今幸赖祖宗之灵,将士用命,朕亲率六师,克复数省。今疆土虽半,而民心已聚,士气正扬,驱逐鞑虏,指日可待。

然国家之兴,非独在武功。内宫之主,母仪天下,其德行才情,关乎皇室之兴衰,国家之安宁。故朕于诸臣之中,广开才路,遍求淑女,期得贤良,共谋国是,以安内攘外,复兴大明之基业。

今有魏国公府,世受皇恩,勋业卓着。其嫡女绍月,才德兼备,温婉贤淑,克娴内则,实乃朕之良配。朕闻其名,心甚嘉之,遂遣使问名,国公府亦以国事为重,慨然应允。

兹定于靖武元年某月某日,于陪都应天行大婚之礼,以徐氏绍月为后,共结连理,同掌乾坤。婚礼筹备,唯求庄重简约,体恤民力,以合天地之道,顺民心之向。礼部与钦天监当尽心竭力,勿负朕望。

朕之臣民,当共贺此盛典,祈愿国家昌盛,皇祚绵长。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一口气将草草拟成的圣旨朗声读完之后,钱谦益便略有些忐忑地朝暖阁内里看了过去。

按他原本所想,陛下在见过太后之后便该问问那琉球使臣意欲何为,可谁曾想,陛下方一入宫便让内阁草拟大婚圣旨,待在邹太后那里待了小半时辰便来检查任务进度。

若在旁人想来,拟道圣旨还不是信手拈来。

但这道圣旨乃为陛下大婚所拟,他们几个花在翻阅礼部所资料上的时间便近刻钟,正儿八经用来拟文的却只小半而已。

“行,大概就这么个意思,待钦天监定了吉日就发出去吧,”说着,朱慈烺一屁股便坐到了自己的老位置上,待调整了一下姿势才又接着说道:“就这一两个月,别拖久了。”

“陛下,是不是太匆忙了些?”

朱慈烺话音方落,三位阁老立时便愣了一下。

寻常大婚都需准备大半年时间,若算上良辰吉日的关系,从定下此事到大婚之日过上一年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这才把反对这门婚事的刘宗周赶去浙江,看起来似也略略急躁了些。

倒也不如稳稳登上一阵,待事情尘埃落地之后再说大婚却还显得妥当一点。

道理自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朱慈烺总还有自己的盘算,钱谦益那里话音方落,他就摆了摆手,紧接着便有些慵懒地说了起来。

“拖不得,两淮还未夺回,若鞑子回过神来却也是个麻烦。”

他想得清楚,江南、赣州之胜乃是占了水师之利,夺回四川、汉中却是取了渔翁之利。

吃了这么几番闷亏便是个傻子都该有所转变,更何况那多尔衮兄弟几个皆都算得一时人杰,自不会看着大明依仗器械,自己却只坐以待毙。

所以,在他的设想之中这几个月也只是躲开农时而已,待鞑子往两淮调派兵力之后便当趁其部署未妥之机再重重来上一下。

说到底,这年月的火器、战船并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北境的工匠甚至比南面还要多上许多。

一旦他们意识到没有利器相助便绝无战胜大明的希望,多尔衮兄弟做上一些改变自也在情理之中。

这却也不是朱慈烺胡思乱想。

黄台吉还在世时,后金便往火器部队上花了不少力气,都不需说自己打造了多少,便是向西洋人购买的火枪、大炮却也不在少数。

只不过后面实在难寻一合之敌,那由汉军组成的乌真超哈才逐渐被多尔衮给边缘化,战争火器化的进度自也被断了下来。

反观现在,大明仗着器械之利屡屡取胜,打得满洲八旗都已伤筋动骨。

若朱慈烺还觉得敌人会保持着原本的做派,那确也太小看天下英雄了。

只是...........

“陛下还要用兵?”

“嗯,失地未复自是要继续用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