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茶馆(一更,求追读)

但其实也有一定依据,那就是四九城的胡同名称命名规则。

明清时期胡同起名没那么讲究,一般干啥的就叫什么街,胡同里有名人就按名人的姓或官职来命名胡同名称,当然也有根据地形或行当来命名胡同名的情况。

王静文给唐植桐的那张票是下层中排比较靠前的票,她拿的那张是下层中排靠一侧的票。

“不不不,我们再去那边试试,您坐这边吧。”王静文双手推让,回头示意唐植桐往外走。

投递完第二轮,唐植桐回家跟母亲说一声,简单用了点饭,把自己捯饬了一下,就骑上自行车往剧院赶。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不止王静文相信国家邮电,绝大多数百姓都相信。

听完唐植桐的话,王静文却笑的更开心了:“那个没差价,跟你给我的一样钱,你安心穿。”

有了上次看芭蕾的教训,这次唐植桐来的早,站剧场门口等王静文。

王静文目送李姨远去,唐植桐陪同。待俩人落座后,唐植桐才问道:“这谁啊?”

后来由于有人觉得名称不雅,猪市口改名珠市口、驴屎路改名礼士路……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感慨的是王静文相信信件次日达,如果晚一天,自己可能就去不了了。

最后说为表达歉意,邀请唐植桐去看话剧《茶馆》,并在信中塞了一张今晚的演出票。

“呀!李姨。您也来看《茶馆》?”王静文认出是熟人,顿时有些手足无措,非常窘迫。

唐植桐辩解的时候随口说自己欣赏水平不够,看不来芭蕾,相比较而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