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到了钱,这帮人哪会甘心只当工具?
人往高处走!
他们也想当棋手,走上擂台,亲自执掌棋局。
最后,像那种个性突出、业务能力强的艺人,也不是地里的韭菜,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培养周期长、数量少、火了还容易跑路,这些缺点明显是资本无法接受的。
效率太低!
资本更喜欢流水线,按照同样的模式推一百个人,有一个大火,几个小火,那就是赚。
关键她/他具备可复制性。
至于,艺人巅峰期太短怎么办?
那不是资本考虑的事,这个不行,那就换下一个,艺人自己能不能过下去,跟资本无关。
反正是工具。
不过,眼下的情况跟前世不太一样,如果一个市场全是同类型的明星,或者曲风。
久而久之,歌迷、影迷的审美也会趋于统一。
然而,星辰传媒和盟友们跟那些追求高效的公司不一样,两道菜放在一块,谁好吃,谁难吃,观众还能分不出来吗?
陆远穿越至今,他最得意的不是发了多少专辑,也不是挣了多少钱,也不是星辰传媒有多厉害。
他最高兴的一共有三件事。
第一件。
有两位红颜知己,儿女双全。
第二件事。办成了华语歌曲榜!
一份权威的榜单,作用可不只是简单的排名。
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汹涌而至,每个人每天都会接收到数以万计的信息。
数字技术的进步,歌曲发行越来越简单,每天都会有几万,十几万,乃至上百万首歌新歌诞生。
大部分歌迷生活已经很累了,哪有那个闲工夫去找音乐?
这时候,乐评人、榜单的作用就出来了。
他们都是靠音乐吃饭的人/机构,天天泡在音乐里,既然靠这个挣钱,就得敬业。
在榜单的各个分榜中,只要作品质量足够好,再小众也能获得一定的曝光度。
曝光度≈钱。
能填饱肚子,才有继续创作的动力。
下一步。
陆远准备联合迷笛、太合麦田、华纳、滚石等两岸三地的唱片机构,一起开发演出市场。
从最顶级的演唱会,到最下面的livehouse,一点一点构建一个健康的演出市场。
先吃饱,再谈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