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都因为收费太贵,甚至需要专用硬件设备而最终被普普通通的数据库管理淘汰了。
王旭这一世把这东西提前搞出来,让大家有个统一的地方放用户信息之类类似的树状结构的信息,其实也是一种尝试。
看看这一世在早早开源免费之后,是不是还会出现重新使用数据库进行用户管理的框架中,科技的惯性是不是也那么大。
前世,绝大部分的程序员甚至都不知道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专门用于树状信息管理的产品,甚至能在奔腾时代,就做到十万用户同时登录的壮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当年的系统使用过于复杂也是原因之一,王旭没时间都自己搞,把各种简化操作的需求写了下来,就不管了,只有最核心的一些代码是王旭自己写的。
他一直都是这样,很多东西他只负责整体的设计和最底层核心的代码,其他都是交由最近不断涌出的大学生来完成的。
这一世的华夏,可不比王旭前世,在王旭的不断煽动和影响下,可不仅仅是水木重视计算机教育,加大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投入。
广大的高校都不是瞎子,都看到了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大量的人才缺口,那真是砸锅卖铁也得弄点计算机来让学生们挣点外快。
不同于前世大学很多计算机利用率超低的情况,这一世,大学里几乎就没有哪台计算机是能够被闲置的。
在金钱的号召下,不知道有多少原来不是学计算机的学生,都想方设法地学了些编程,利用各种可能找到的计算机资源去挣点外快补贴家用。
真金白银砸进去,其实是会起到连带作用的,就好像各地招商引资吸引投资一样,越是重要的项目,能够带动的社会其他资源就会越多。
更何况是王旭搞的这种几乎涉及计算机每一个可能的领域的超级大工程呢。
王旭其实到现在也没有投入多少自己的钱,可能一两千万是有的,再多的,其实都是来自方方面面的钱,带动起来的整体规模绝对不在两亿之下,只会更高。
而自从GIT出海之后,这里更是外资投入的高峰,佣兵天下现在早就有了不知道多少语言版本,无数的GIT上面的项目研发任务会出现在上面。
自己干不了,找一群佣兵来干就是了,华夏佣兵好用不贵,口碑不是一般地好。
这其实就是软件外包的雏形,随着交流的深入,开发的扩展,各种商业软件,自用软件之类的,一定会形成软件外包的产业链条。
王旭倒也没打算抢前世阿三做软件外包的风头,这东西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短期内扩展大量的业务,收获大量的利润,但同样也会锁死自己软件创新的道路。
毕竟,你都去按照别人的思路去为海外写东西了,谁来为本国的软件来添砖加瓦呢。
这也是前世阿三明明是软件开发大国,无论从资金密集度还是人才密集度上来看都是,但阿三国却始终无法诞生自己的软件产品的重要原因。
不过,在软件外包产业彻底兴起的前期,让程序员们赚些快钱,吸引更多人从事这个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软件外包,做点小活华夏还行,做复杂的业务,大部分华夏人的英语水平就成了拦路虎,四级考试都能难倒不知道多少大学生,真的无法和那些从小就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人去比拼。
更何况华夏人本身重实干,对于夸夸其谈的演讲之类的技能看得很轻,但这却是阿三的强项,这对于承接海外软件外包业务可以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在王旭还在琢磨怎么能在科技圈子里打响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为王旭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那是一个来自于《科学》杂志的约稿。
大概是初八的早上,王旭还搂着媳妇睡大觉呢,就听到电话声催命般地响起,只好放下什么闹铃都吵不醒的王霏,起身接起了电话。
电话是姜主任打来的,他很少会在这么早给王旭打电话,王旭平常就起得就很早,但这个点儿天都还没亮呢。
也就是早起的人才会把这个时间叫早上,而那些晚睡的,估计、可能、大概这个点儿还没睡呢。
姜主任告诉他,刚刚丑国的《科学》杂志的一位主编给他打来了电话,希望能够邀请王旭把“人造钻石”的论文发表在他们的杂志上。
王旭都愣了,他还是第一次知道,《科学》这样的杂志居然还有约稿的?《科学》啊,你变了,怎么能不再高冷,不再高高在上呢,怎么能学那些妖艳贱货那样去约稿呢。
王旭前世没搞过科研,他并不知道,其实《科学》杂志可不是什么高冷女神,他玩的花花肠子也绝对不少,且不说恶心华夏人的那些社会学实验之类的东西也能堂而皇之地登上《科学》。
遇上了热点事件,《科学》蹭热点的能力可是一点都不比那些新闻杂志差,他如果没点新引人眼球的手段,怎么可能从一个差点破产最后被500美元卖掉的赔钱杂志社,成为了自然科学领域顶尖的专业杂志的。
就比如,其实《科学》也是会请人撰稿,报道一些新闻事件,当然是从科学角度去诠释,借此来想吸引读者的兴趣,让《科学》杂志尽可能有趣一些。
他的撰稿人也曾经瞎编了一篇错漏百出的论文,然后投给了300多家期刊,居然有150家中招录用了,其中甚至还有些大牌期刊。然后《科学》就堂而皇之地登文嘲笑这些期刊的水平。
嗯,这次其实也是一样,王旭回到水木的办公室后,才给科学杂志打过去了电话,那边果然是科学杂志社的编辑,说他们注意到了王旭在arXiv上发表的论文《X.W的订婚戒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惊奇地发现王旭并没有将这一论文投稿实体期刊,所以他们希望王旭能够选择《科学》来发表,这期就可以安排,他们已经审核过了,完全没问题,甚至排版编辑都不用王旭,他们会自己搞定。
好吧,原来《科学》蹭热点也能这么不要脸啊,行吧,王旭就当是自己长见识了。
王旭自从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都发表过论文,这两个杂志社都已经有了王旭的联系方式。
这是必然的,特别是他的论文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二维材料领域,属于极其重大的发现,用华夏人常听到的话就是诺奖级的发现。
这样科学家都是所有杂志社关注的对象,他们的论文一般都会被特别标注,避免某人因为莫名的原因拒稿,让人家转投他人。
这种事情,在世界上可不少见,科学家闹起脾气来,有时候就好像小孩子一样。这些期刊整天和这帮子人打交道,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些人的奇怪脾气。
而王旭本来就没打算把这篇论文怎么着,这东西吧,深了的理论不能说,太详细的步骤不能说,设备的制造方案更不能说,那还有啥能说的啊。
所以,王旭就大概了写了一篇论文发到了自己创建的自由论文集散地arXiv上。
这是王旭仿照前世的同名网站建立的同类型网站,说得挺热闹,其实就是照抄的。
这里允许科研人员自由地上传论文,而且会给每个版本一个明确的时间戳,电子签名的那种,确认论文的所属。
这是比邮寄邮戳更简单的方式,让人们可以先上传自己的论文预览版,然后再投递到杂志社,而无需担心漫长等待编辑审核的过程中,有什么人提前发表了论文,让你多年的辛苦白费。
而一旦事情发生,吵起架来,完全可以拿出arXiv上的时间戳扔到对方脸上,告诉对方,“对不起,你来晚了,先生。”
这其实不是arXiv创建的初衷,王旭最初的想法是不可告人的,那就是希望能够有一个自己控制的收集全世界新论文的方法,然后他就想到了前世的arXiv预印版。
前世的arXiv本来是丑国的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一群科学家,为了快速分享论文而创立的一个网站,后来被康奈尔大学接管。
其实前世的arXiv是有一定的审核机制的,他们至少要区分你的论文是否是投对了分区,但王旭这里甚至连这个都做不到。
因为他没那么多人,于是他只能设计一种机制来让读者自己挑错,但为了避免谁都能来瞎折腾,他又搞了实名推荐制度。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使用这个网站上的全部功能,而访客则只能浏览,而实名注册的用户能做一类判断,就是判断是否投对了频道,是否格式混乱等。
而只有经过推荐的用户才有资格做二类评判,也就是判断是否真实,是否正确。
还有只有管理员才能认证的蓝V用户,那是确定是知名学者的人,更是需要多名蓝V推荐才能成为。
蓝V用户倒没什么特权,但他们的评论会被直接放到评论的最前面,也就是置顶的位置,让更多的人看到。
反正整体机制挺麻烦,但总的来说就是确保传上来的东西是论文,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可以被检索,王旭甚至专门搞了一套基于LaTeX的工具,让普通人也能快速编辑,特别是保证了多语言的可能性。
当然,王旭这里也非常简单地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的标准模板,这是一种专注于信息自身结构的文本模式,有些类似于网络时代常用的通信标准JSON格式,只是少量增加了一些关键字和定义模块。
这是一种非常轻量化的格式结构,可以让使用者更关注文字、图片、公式、图表之类的内容本身,而不是更多地关注打印的格式,字体的排版之类的旁枝末节。
这也是因为,网站浏览根本无需打印出来,排版是不是规整真的没那么重要,论文看的是内容,而不是整齐的排版。
这有点颠覆传统的论文出版世界,但王旭毕竟也提供了传统的LaTeX的兼容支持,这算是一种过渡吧,没准简单格式就赢了呢,也许能让未来的研究僧们减少一些被LaTex支配的恐惧。
——
(明天见,又是万字,今天周末,明天估计少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