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东南易帜

历时一月多,才把中原明教总坛建行完毕,宗教设施,防御工事,外加沈飞亲自出手开山采石挖了几条秘道。事后杨逍把工程图纸交给了沈飞,沈飞把一部分军工产业转移到了光明顶,保证即使被围攻也能坚持到安全撤离。

到了安徽以后,有了稳定的落脚点,也开始了文化的建设,把在《碧血剑》世界里获得的中国思想史典籍选择了一部分给朱长龄研读,儒学典籍“母本”都是差不多了,只是解释不同,伪托是自己搜集的不愿意仕元的隐士的心得着作,这和朱家的情况类似,容易引起朱长龄的共鸣。

针对与元庭合作的文人,沈飞采用了不少明代和清末反清志士的观点进行谴责,其中就有丘濬年轻时谴责许衡的《许文正公论》,“圣人作《春秋》,于吴越之国尚诛其心于数百年之前。不惟诛其人,凡与之盟会者,必深责焉。矧躬于其身,毁冠裂冕,委质尽瘁,稽首鞠躬,屏气肃容,以臣事夫禽兽狗彘于当时者乎,使圣人笔之于书,又不知何如其诛之也。由是观之,许子尚为学圣人之道者乎”。

丘濬指出孔子在《春秋》里,对于和不属于诸夏的国家会盟的行为都要谴责,按这个标准,在蒙元酋长面前卑躬屈膝的许衡,还不知道要进行多严厉地谴责呢。

从明初开始包括朱元璋都称赞许衡在蒙元保持了儒学传承没有断绝这个功绩,针对这一点,丘濬认为“为一世计,则许子固不为无功矣,为万世计,则许子岂得无罪哉”、“以一世之功赎万世之罪,万与一相去辽矣,其能相掩乎”?

还从儒学典籍里强调抽离出“华夷之变”,以孔子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为理论依据,管仲曾是公子纠的人,公子纠死后又辅佐曾与之敌对的齐桓公,理论上于“君臣之义”有亏,不过因为曾经讨伐山戎,保存华夏文明的大功而被孔子称赞,以此论证“华夷之辨”重于“君臣之义”。这是明末吕留良、明末反清会党领袖陶成章在《龙华会章程》里都分析过的,沈飞提前复制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解释韩愈《原道》里说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进”是指进化、进步,而不是军事上武装侵略进驻。比如《春秋谷梁传》“吴信中国而攘夷狄,吴进矣”,吴国行为进步,被视作诸夏。

而吴国攻入楚国有种种野蛮恶行,《公羊传》又谴责“何以谓之吴也?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乘败人之绩,而深为利,居人之国,故返其狄道也”。

夷狄可以行为进化成为诸夏,诸夏也可能行为野蛮退化成夷狄。以此揭露许衡等无耻文人歪曲解释韩愈原话遮掩蒙元侵略罪行论证其正统地位不成立,还扩展到王夫之的文明进化论,说到隋唐以前南方文明程度低下,后来文明逐渐兴盛。而原来繁华的中原地区因为汉末三国到五胡乱华逐渐因战乱而破坏,从另一个文明演化角度解释“华夷之辨”的含义。

另外还从各种官方典籍和个人文集里搜集蒙元和降元、仕元文官武将的黑料。比如侵略四川导致四川人口损失93%,和入侵金国、南宋时种种屠戮恶行。忽必烈亲信郝经的母亲曾与一百多人被元军堵在山洞里用烟熏昏迷,后来用药灌醒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这样都能觍颜事虏的无耻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