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我估计啊,整个区里,恐怕没有几个生产队能按时完成任务。”
“而你彭叔领导下的武家寨生产8队,却保质保量的提前完成了...并且还是在彭队长发扬风格,不惜拿出他个人家中的粮食的前提下,去创造出来的这个奇迹。”
韩晓康问阿菊,“阿菊你觉得,接下来,上面会不会给你彭叔,给予一些奖励?”
“应该会吧?”阿菊倒是不怀疑韩晓康说的,过不了多久,就要办大食堂这件事。
反正和阿菊说话有一个好处:无论韩晓康说什么,阿菊都会选择无条件的相信。
她从来不会对韩晓康,存有哪怕一丝丝的质疑。
“听晓康哥你这么一说,现在我倒还真明白了,原来彭叔和武叔他们拿出粮食去补助社员干活这件事,真还不亏。”
阿菊微微转身,笑眯眯的问,“可晓康哥,我还有一件事情想不明白...”
韩晓康看看阿菊的两个小问题,感觉比以前更大了一些。
但既然人家已经提出来问题了,那就得回答:“你是想问,我为什么要让你武叔把东厢房,给卖掉吧?”
“嗯呢...”
“不卖,他也留不住。”
韩晓康叹口气,“阿菊,你要知道武家寨生产队地处深山老林,社员们居住的很分散。
但过一阵子就要开办大食堂,上面要求全体社员家家户户不冒烟,个个都去大食堂里解决一日三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居住的距离寨子很远的社员,他们怎么办?为了吃顿饭,那些社员需要翻沟越坎,走上好几里山路,才能到集体食堂。”
“这来来回回,中间得耽搁他们多少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让他们每天不是在吃饭、就是去吃饭的路上,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干活?”
“不去食堂里吃吧,他们家里没米没油,甚至连铁锅都没有了,不但做不成饭,而且还会严重违反上级倡议。所以...”
阿菊猛地明白过来了:“所以,生产队会把那些居住的偏远的社员,全给搬迁到武家寨子里,好方便他们统一开伙、集体出工劳动?”
“嗯,确实是这样的。”
“啊...晓康哥,照你这么一说,让我们我家在生产8队,现在社员们所居住的房屋,还会重新分配一次?”
“没错,对于那些家里人均占地面积宽、有多余房屋的社员家,确实是会重新安排几户人家挤进去。”
韩晓康回道,“如果靠着这种法子,还是解决不了搬迁社员的居住问题的话,上面就会拨出一笔专款,生产队里再出一点钱、社员自筹一部分。
然后在大家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重新盖新房,以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开办大食堂,以后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大势所趋,谁也不能唱反调。
而各个生产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也就只能重新分配一下现有房屋,加上新建一批住房,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阿菊只是善良老实,但她人不笨。
听了韩晓康的解释,阿菊猛然想起一个问题,“晓康哥,那我猜想,你表哥刘洪东,还有那位常老样子买小双姐家里的房子,只是一个幌子吧?”
还别说,这事儿真还让阿菊猜准了:
刘洪东身为武家寨生产大队的兽防员,他得在武家寨有一个固定的居所,才能方便各生产队饲养室,还有那些需要阉鸡的社员们去找他。
所以刘洪东购买武举人家的厢房,就显得很合理。
而常老爷子,他是打着“出去打野斋”、“为生产队创收”的幌子离开他所在的生产队的。
人家常老爷子以后每个月,可是向他原来所在的生产队,如实上交了“管理费”的。
所以常老爷子一家人出来打工,是深受他们生产队干部群众欢迎,而且是受保护的。
毕竟生产队就那么多农活,太多社员挤在一起干活的话,只会摊薄他们生产队的工分值。
因此,哪个生产队,其实都是鼓励他们的社员出去“打野斋”的。
只因为这些有技术的人出去打工,不但不会和当地的生产队社员争工分。
相反,他们额外还得向生产队里上交一笔管理费。
这么里里外外一算,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