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黛玉葬花

这就是红楼 刘博霖 2058 字 17天前

上回说到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花神退位,送别春天,大观园里的女儿们早早就开始准备,众人皆已就位只少了黛玉一人,宝钗于是到潇湘馆去寻黛玉,碰巧此时宝玉进去了,于是宝钗就去寻其他姊妹,路上见到一双蝴蝶,这才引出了“宝钗扑蝶”这一名场面,那接下来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名场面就是“黛玉葬花”。

读过前文我们都知道宝玉和黛玉有一个秘密“花冢”,他们会将落花拾起全部倒入花冢之中以免这些花儿随着水流出去被玷污了,此刻是芒种时节,春天即将过去,黛玉葬花就是为了怀念春天,留住这易逝的青春年华。

黛玉因为前一日在怡红院吃了“闭门羹”心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所以便起迟了,听闻一众姊妹都在园中作饯花会,连忙梳洗了出来。刚走到院子中,只见宝玉进门来了,笑道:“好妹妹,昨儿可告我不曾?叫我悬了一夜心。”宝玉此时还以为黛玉是因为昨天他胡言乱语之事而生气,并不知道黛玉被关在了怡红院外,这样一来二人心里就有了隔阂与误会。黛玉也没理他和紫鹃交代了几项事情后往外就走,宝玉在这打恭作揖的也无济于事,黛玉正眼也不看,出院门找别的姊妹去了。

那黛玉为什么不直接跟宝玉挑明这件事,本来这也不是宝玉的错,说出来误会也许就解开了。要不怎么说他们还是小孩子呢,在黛玉心中她觉得宝玉对她不忠,你可以和宝钗在里边嬉笑玩闹,留我一人在门外抽泣,况且今天你来了对昨晚的事儿避而不谈,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宝玉这边却又很无辜,晴雯耍小性自己毫不知情,纯纯就是背了一个黑锅,他又如何去解释呢?所以在缺少沟通的情况下误会就更加深了。

出了潇湘馆那就是公共空间了,黛玉同扑蝶归来的宝钗说话,宝玉也被探春拉着来到一棵石榴树下,原来探春是想让宝玉明儿出去逛的时候若碰见了好的字画、书籍等轻巧玩意给她带些来。过去的女孩子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只有男孩子可以在街上闲逛,而探春一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尤其喜欢宝玉带进来的那些新鲜玩意,作为回报她还给宝玉做了一双鞋。

既然此处提到了探春,不妨多说几句。贾府三春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探春,她是赵姨娘所生,虽然同弟弟贾环一样是庶出,但在探春身上完全没有贾环那般猥琐,相反探春是敢爱敢恨,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从不在乎任何人说什么。尽管她也生活在母亲赵姨娘的阴影下,可探春依旧坚持着自我,活成一个率真女孩子的模样。我们都知道探春的结局是远嫁,许多读者都认为这是一个很悲惨的结局,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一种解脱,是跟这个大家族彻彻底底脱离了关系,也摆脱了母亲的阴影,其实探春的结局对自己来讲是一种救赎。

和探春说话宝玉心中仍不忘黛玉,因不见黛玉,便知他是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越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男孩子和女孩子吵架都是这样开始是耍小性,然后就转入了冷战阶段,彼此又惦记对方,冷静几天就好了,宝黛二人也是如此。

这时宝玉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他。”宝玉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柳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黛玉葬桃花的去处。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中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在这里哭的人是谁其实我们都能猜到,只有宝玉这个呆子猜不透,葬花之人就是林黛玉,一边哭一边吟诵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葬花吟》。那我们先来解答第一个疑问,黛玉为什么要葬花,又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我认为黛玉葬花有两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她通过葬花来纪念即将逝去的春天和那难以留住的花样年华,季节会更替,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她的所有感念都凝结在《葬花吟》当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上人不懂自己的悲伤,黛玉的这颗心完完全全都在宝玉的身上,而宝玉却很难在宝姐姐和林妹妹当中做出一个选择,这就是黛玉有关青春的心事,葬花是一种抒发更是一种自我排遣,作者也希望宝玉此刻能读懂黛玉的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品读这首《葬花吟》。

前四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这四句是借落花起兴,说花儿即将凋零,风吹得它漫天飞舞,早已褪了颜色没了香味,又有谁去同情它呢?柔软的游丝似断似连,飘荡在树间,漫天的柳絮随风飘荡,沾满了绣花的门帘。这四句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伤。

接着四句“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开始说的是落花、游丝、柳絮,现在就说到自己了,闺房中的女儿,面对这样暮春的景色是多么感叹惋惜,满满的惆怅却没有地方可以抒发,于是走出闺房,拿着锄头走到了园里,花儿飘落一地,又怎能忍心再踏着走过去。春之将逝,女儿的愁绪就像这暮春时节一般无处释放,这是对春的感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柳絮榆钱你们就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不管桃花凋零,李花飞落,待到明年春天桃李可以重新含苞待放,可闺房当中还能有谁呢?这四句一下就升华了,从伤春一下到了对于年华的感慨,岁月渐老,留不住的是年华。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春天的时候燕子筑起了巢穴,殊不知这巢穴是用百花筑成的,梁间的燕子呀你太无情,糟蹋了多少鲜花,待到明年百花盛开的时节你还能叼花筑巢,可这房子的主人早已死去,旧的巢穴倾落,惟有这空空的房梁。这其实还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一年三百六十天,如刀一般的寒风,如利剑一般的严霜就这样无情地摧残着花枝。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又能够坚持多久,一朝狂风吹来,便再也无处寻觅。花开时节容易看到,一旦飘落就很难寻找。站在这阶前愁思满怀,愁坏了我这葬花之人。手握着花锄,默默流着眼泪,泪珠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迹。这里就是一连串的想象,面对空空的枝丫无限感伤,春天去了,年华去了,又剩下了些什么呢?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杜鹃流尽了血泪默默无语,惨淡的黄昏正在降临。我扛着花锄忍痛归去,紧紧地关上了闺门。清冷的灯光照射着四面墙壁,人刚刚进入梦乡,春雨敲打着窗棂,床上的被褥冷冷冰冰。我们常说人的心情总能映照出环境,此刻少女的心里万分忧伤,整个环境也都变得冰冷刺骨,说明忧伤已经到了顶点。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好奇怪,是什么事情让我今天格外伤心,一半是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一半是恼恨春天的逝去。我高兴春天的来临,又为它匆匆离去感到忧郁。春天悄然不息而来又一声不响地离去。这四句点明了中心思想,我就是在感慨春天,感慨四季变化无常,我喜爱春天,喜爱春天的到来,却又不舍春天的离去,所以我今天才这样悲伤。到这里是《葬花吟》“悲”的一面,既有对于春天消逝的无限感慨,也有对生命逝去的无奈悲伤,这是第一部分。

紧接着高潮就要来了,“悲”完了接着就要“叹”。“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昨天晚上传来一阵悲凉的歌声,不知那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的灵魂。不管花魂还是鸟魂,都一样难以挽留,问鸟儿,鸟儿默默无语,问花儿,花儿含羞低头。这就是一种无奈地感叹,悲歌传来也是那样难以挽留,悲歌如此,春天如此,生命也是如此。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我多么希望能够生出一双翅膀,随那花一起,飞到天地的尽头。可纵使飞到天地的尽头,哪里又有埋葬鲜花的魂丘?就用这香袋收敛那娇艳的尸骨,再堆起一堆洁净的泥土,埋葬你那绝代风流。这里就把落花拟人化了,既然落花春天都无法挽留,那就让我来把你埋葬。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连续的两个反问句,说花儿呀,你今天死去,我来把你埋葬,谁又知道我这薄命的人什么时候忽然命丧,我今天把花埋葬人们笑我痴情,等我死去的时候有谁把我掩埋?这里又一次上升到生命的高度了,人和花一样总有零落的那一天,花落有人埋葬,人死又有谁来掩埋呢?这真是灵魂一问啊!

最后四句“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你若不信且看那凋零的春色,花儿正渐渐飘落,花落之时就是闺中少女衰老死亡的时刻。春天消逝了,少女的头发也白了,花落人死去,花儿人儿两不相知。

纵观整首《葬花吟》它是歌行体的典型代表,全诗名为写花,实则写人,而且还运用了丰富奇特的想象,展现了黛玉那娇柔多情的人物形象,这其中还夹杂着很多心理活动,有对生死的探讨,也有对生命易逝的无限感怀。全诗当中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一生和人的一生紧紧联系在一起,既有悲伤,又有感叹,将黛玉的高洁孤傲展现的淋漓尽致。

我想《葬花吟》是作者为黛玉一手打造的,这首诗里有黛玉对于生命的追求和看法,同时也是黛玉处境淋漓尽致的体现,正是因为经历了“怡红院闭门”事件后她才心生了无限感慨,整首诗有脆弱的一面,也有刚强的一面,生命固然是脆弱的,但在黛玉心中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有清高孤傲的个性,那种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价值观跃然纸上。我想这也为后文黛玉的悲剧结局做好了铺垫。

这就是整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故事,在这一回当中作者是第一次将两个大女主对立起来,贡献了“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两个经典名场面,但很显然作者更加偏向黛玉,“宝钗扑蝶”那仅仅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段,而“黛玉葬花”作者则把它上升到了生命的维度,尽管生命无常可我们依旧要珍惜生命,好好生活,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勇于和生命做斗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不知宝玉听闻这样一首《葬花吟》会作何感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