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明太子,是否还记得土木堡呼!
入夜,明月升起。
达延汗离开并没有带走营地。
在他想来,对付11个人还用把营地带着,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如果不是为了壮声势,他都打算带着几百部队去了。
此次达延汗南下,共举兵三万。
在古代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战争中,三万看起来很少,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古代军队几十万上百万的规模,除去夸大的成分,其中大部分都是辅兵,或者运输后勤的民夫。
真正有战力的部队,能达到其1/10的规模,就已经不错了。
蒙古人虽是全民皆兵,但其人口在那里摆着,就连成吉思汗,都凑不出几十万的规模,达延汗这个小可汗更不可能。
抛除族内的老幼妇孺,以及看守部落的兵力,3万规模的兵力,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
这一次南下收获不错,达延汗撤退到河套后,让一万士兵先带着缴获回去,他则带着剩下的士兵,准备看看大明有什么动静?
如果举兵过来打他,他会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
如果明人不来,那就更好办了,直接再深入一波,再抢一把。
反正他有天时地利,就明人那两条腿,累死也追不上他。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洪武永乐时期的大明了。
经过土木堡的洗礼,大明的军事实力急速下降,已经没有能力再深入草原作战。
更没有一个将领,能如徐达常遇春朱棣等人那样,横扫整个草原的存在。
此时的大明,完全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明朝知道自身的情况,作为大明这么多年的敌人,草原也自然非常清楚。
所以他们每一次进攻大明,都是抢一波就走,靠着强大的机动,以及对地形的熟悉,一点一点的磨掉大明的进攻锐气。
凭借这一个简单到至极的套路,他们一次一次的南下成功,每次都吃的满嘴流油,在明军吃灰不甘的眼神下,大笑着返回草原。
甚至这种打草谷的行动,在草原那边,都成为了节目的节日之一。
没粮食吃了,就来中原抢。
没女人享受了,就来中原抢。
总而言之,除了没亲爹亲娘之外,缺什么就来中原抢就行了。
这一次达延汗南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目地。
只是听说大明这边出现了神迹,带兵过来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好处,顺便再告诉这帮软弱的大明人,不要忘了,北边还有他这个,非常热情的邻居。
多次南下,明军都没有进攻过营地,让草原人的警惕性越来越弱。
再加上主力军团不在,打草谷的收获大部分都送回了部落,留守的蒙古士兵,只留下了几个倒霉蛋看守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