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国君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下了封山令。听闻是因为国君的大儿子枉死在了云梦山。”
……
颠簸了将近两个时辰,终于来到了尹城,厚而坚固的灰色砖土墙延伸至远方,大约有四五层楼那么高。
穿过的城下门洞,足足有将近二十米长。
城内店铺林立,错落有致;街巷齐整宽阔,车马粼粼,人流如织,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马车不停,直抵内城驿馆。
待车夫将圆凳放好后,县帅起身,敛了衣袖,缓缓走下马车,下了马车后又站在车辕旁,伸手礼貌地扶了万渊一下,才一同向驿馆内走去。
两人吃了些东西,县帅为万渊安顿好住宿,便引他到楼上厢房看看环境。
见他还算满意,县帅笑着说道:“万公子,暂且委屈在这驿馆住下,也可在这尹城随意转转,还让扶风陪同可好?”
万渊点头,他半点不觉得委屈,这驿馆条件还真不错,简洁通风,最主要是床榻也软。
至于扶风,便是那个在沣渡县陪着他穿街走巷的小侍,机灵守礼,他亦很满意。
县帅将扶风留给万渊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太宰府。
而此时的尹宫里,国君尹吉甫端坐于书案前,那眉宇间的皱纹深得像刀刻上去的痕迹。他笔下不停,不急不燥地在竹简上写着老生常谈的谏言:……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普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查,普、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尽管已身在封地,可他仍是兢兢业业不间断地向天子进谏规劝。
四十多年来,他与先王君明臣贤,早已习惯了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忧国忧民了一辈子,此时又如何能放得下呢!
许久后,他直起身,搁笔,轻捶了捶后腰,看着满篇的肺腑之言,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才唤来近侍,吩咐道:“去将这份谏书快马加急送往镐京。”
“诺。”近侍已然习以为常,上前双手接过后,便碎步退向门外。
“等等。”国君又出声叫住了他,沉吟了一番,说道:“唤小宗过来。”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