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英豪的欧洲攻略

正是有了这些基础,尤里卡计划一开始正式实施,英豪就主动对欧洲的诸多科技公司递出了橄榄枝,寻求在多个技术领域的联合。

英豪与飞利浦就SRAM的交流,其实前期已经铺垫过很久了,陈兵这次过来,也已经与飞利浦的高层,达成了正式的合作意向,只是一些具体的合作内容,仍在进行磋商。

陈兵已经在框架层面与飞利浦达成了协议,具体的技术细节,自然是不用陈兵插手的。

英豪这一次过来,半导体合作实际上的技术领导人,是虞博士。以虞博士在INTEL曾工作多年的资历和行业地位,在存储行业内,比陈兵还具有说服力。

就在陈兵这面对阿麦光刻机项目完成了架构调整不久,虞博士与飞利浦的技术团队,也完成了技术层面的商谈。

陈兵代表英豪公司,与飞利浦也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这次合作中,英豪将向飞利浦提供全套的SRAM相关专利和技术,协助飞利浦建立一个SRAM的生产工厂,并且这个工厂中,英豪也会参与一部分的投资。

虽然英豪投资2000万美元,只拿到了20%的股权,但这对于陈兵来说,已经够了。

陈兵很清楚,SRAM的市场容量其实并不大,飞利浦这个项目想要盈利,其实非常的困难。这个SRAM工厂,在几年之后,是注定要作为不良资产,进行重新整合处理的。

陈兵现在拿到这20%的股权,目的从开始就不是为了取得什么投资收益,而是要对这些资产的后续处理,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历史上,这个SRAM工厂被搬迁到了对岸的台积电,成了台积电的起家资本。

陈兵前世就知道台积电对于内地来说,是非常大的竞争对手,这一世自然要积极的预防,提前的进行封堵。

历史上,台积电能够发展的起来,早期其实是从飞利浦获得了极大的帮助的。飞利浦不仅是台积电的创始股东,更是台积电诸多起家技术、设备的提供者。

这一世,英豪与飞利浦是有全方位密切合作的,现在又有了这个SRAM工,20%的股权,将来如果张忠谋再想成立台积电,再来飞利浦寻求合作,英豪就有机会来暗中设置阻碍了。

不管两年后,能不能真正的阻止得了台积电的设立,现在花个2000万美元,给台积电埋个雷,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与飞利浦的合作签约之后,陈兵的下一站就是日耳曼。

西门子对DRAM技术的渴求,甚至比飞利浦还要急迫,对于英豪主动递过来的橄榄枝,一手抓住就不肯放开了,英豪的另一个谈判小组,与西门子的谈判也进展的非常顺利。

飞利浦与英豪已经密切合作两年多了,在很多领域都在展开联合的研发,双方在技术上实现了很多方面的相互支持,因此这次英豪与飞利浦的合作,英豪并没有提出什么额外的交换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西门子不同,西门子与英豪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合作和竞争其实都不多。

在与西门子的合作中,英豪愿意将全套的DRAM专利,对西门子进行授权。

但对应的英豪也向西门子提出了要求,希望得到西门子的一项领先技术。这个技术就是硅材料提纯技术。

硅是半导体行业最主要的原材料,由于硅在地壳中占比达到25.8%,储量丰富且易于获取,因此硅基半导体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半导体材料。

虽然半导体材料已经发展出几代,使用的原料也包括锗、镓、铟等多种金属,但其实90%以上的芯片,仍然是以硅为基本材料。

硅的纯净度,一般用N来表示,几N就代表纯净度中有几个9,例如99.99%就是4N级,99.999%,就是5N级。能够用于制造半导体的硅材料,必须是纯净度非常高的。

陈兵重生时,半导体已经发展到了纳米级,如此高的加工精度,对于材料的纯度自然也是十分高的,甚至已经达到了堪称变态的程度。

所谓电子级的硅材料,是纯度达到9N-11N的高纯多晶硅,99.%~99.%(9~11个9),看着这一串9,是不是够变态?

内地作为制造业大国,工业硅的生产量其实是非常巨大的,但到陈兵重生时,内地其实还在大量的进口半导体硅材料,其中的技术瓶颈,就是提纯工艺。

陈兵重生时,内地已经能够大量的生产太阳能级的多晶硅,但太阳能级的多晶硅纯净度,只有6N到9N,是不够芯片生产要求的。

因此,内地不仅需要每年进口大量的电子级高纯硅,而且还要被别人卡脖子。

硅材料从50年代,被应用在半导体领域,全球就有多个技术小组,开始投入对硅生产工艺的研发,而西门子集团的W.Heywang小组与豪斯科(Halske)材料研究实验室,主要研究硅的纯化,制出高纯硅。

西门子公司将三氯硅烷和氢气通入钟罩式反应器中,从而在炽热的硅芯/硅棒表面沉积出多晶硅,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西门子法的硅提纯工艺。

这个工艺,德国西门子公司在1955年率先使用,其后又经历了多次的改良,很快就成为硅提纯的主流工艺。

60年代,西门子法制备多晶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认可,霓虹的信越、大阪钛、室素电子等公司纷纷采用西门子法来制备多晶硅。灯塔的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半导体制造商也纷纷开始自主生产多晶硅使用。

70年代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能源价格暴涨,导致硅料企业严重亏损,行业竞争开始加剧,到了 80年代,头部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拿下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则开始不断提升。

现在是1985年,虽然多晶硅行业已经竞争的十分激烈了,但英豪作为新晋的半导体制造大厂,需要耗用大量的多晶硅,自己寻求多晶硅的生产技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其实还是很合理的一件事情。

西门子是多晶硅主流提纯技术的发明者,也一直在进行工艺改进,是行业的领导者,英豪找上西门子,寻求技术交换,也是毫不违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