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家电市场,卷产能不如卷技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去的几年,其实只是内地电视机产业的起步期,对应的也只是内地家庭电视机,从无到有的阶段。相对于巨大的潜在需求,过去几年内地更多的是在补这个供给缺口。

而今年,城市里黑白电视开始销售减缓,其实是代表着内地电视机供给需求的缺口,其实已经被基本填平了,接下来将开始进入真正的市场激烈竞争阶段。

历史上,内地是在1987年就开始跃升为了全球第一大的电视生产国,内地电视机产量的快速提升,主要是大量引进霓虹的电视机组装生产线来实现的。

这一世,陈兵乱入,英豪取代了霓虹,成为了内地最主要的电视机生产线提供方,也使得内地的电视机产能,比历史上扩张的速度还要再快一点。

这些连产品品牌都没有的乡镇小电视机厂,被淘汰出局,其实还只是青萍之末的微风,距离真正的内卷风暴,还差着很大一段距离。

“老王,内地的家电市场竞争加剧,对我们英豪的影响大吗?”

“内地厂商对我们英豪的影响暂时还不大。

我们英豪的产品其实与内地厂商的产品,区隔还是很明显的。

就说我们的电视机产品,黑白电视、小尺寸的彩电,我们英豪这两年已经不生产了,我们现在的产品是以21寸的彩电为主,最小的也是18寸的产品。

但内地的那些厂商,其实现在即使能够生产彩电,也都是14寸、15寸这种小尺寸规格的,能够生产18寸的还只有几家,暂时不会直接与我们有太大的市场冲突。

不过,今年霓虹的彩电又再次进入了内地的市场,这些霓虹的产品,却必然会与我们争夺市场,这些才是我们正面的竞争对手。”

两年前,陈兵与霓虹彩电厂商,有过一次冲突,那时陈兵使了一些手段,在内地的配合下,短暂的停止了对霓虹彩电的进口。

但这种停止进口的手段,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期的实施,时隔一年多,这些霓虹的彩电再次卷土重来,又一次杀入了内地的市场。

霓虹的彩电与英豪的产品定位基本是在同样的区间,品质上其实与英豪的比起来,甚至还略有一点优势,与英豪的直接竞争,一定是难以避免的。

家电是一个很大的统称,小家电先不去说,大型家电就包括了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四个大类,但其中电视是最特殊的一个。

洗衣机、冰箱、空调,更多的是提供的使用功能,一般来说,只要产品没有坏,居民去更换成新产品的意愿并没有那么强。

洗衣机、冰箱、空调这些产品,如果不是出了质量问题,或者是伴随买房进行全面更新,往往更新的周期会超过十年以上。

但电视不同,电视更多提供的是一种偏于享乐的功能,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居民更加的容易去主动进行升级换代,以提升使用的体验。

电视的更新周期,一般就是在五年到八年左右,这个更新速度自然是不能,和后世的智能手机一到两年就更新一次相比,但其实比其他的家电产品已经是快的多了。

尤其是在80、90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种节俭思想还没真正作古的时代,电视机才是第一个进入消费主义的大宗民用消费品。

历史上,内地的电视机需求,是经历过几次非常明显的需求升级的。

早期的内地电视,几乎都是黑白电视,那已经是内地大部分普通家庭,需要几年的储蓄,才能购买得起的大件支出了。

第一次全面需求升级,大概就是从85、86年开始的,城市中的电视机会在后面短短五、六年时间内,全面替换成彩色电视。

而进入到了90年代之后,内地的电视广播业也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带动了电视机的第二次需求升级,原本的那种小尺寸电视,开始被快速替代。

21寸、25寸、29寸的电视,陆续成为了主流的产品,而二十寸以下的小电视,开始在城市的商场中绝迹。这个过程,基本上覆盖了整个90年代。

进入新世纪后后,彩电的技术方向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分支,背投、等离子和液晶电视,开始争夺市场的主导地位,直到大约2010年左右液晶电视成功杀出之后,市场才再一次进入一种技术成为主导的局面。

内地的家电剧烈行业竞争,其实是在90年代才开始进入白热化程度的,而且其中不仅有内地厂商之间的激烈内卷,还包含着一段,国产品牌与洋品牌之间的大战,而其中冲突最为激烈的产品,就是彩电。

早期的内地产品,与霓虹为代表的进口产品,其实市场区隔是非常明显的,相互之间的冲突并不算特别大。

但进入90年代后,内地的彩电需求开始了从小尺寸向大尺寸的全面升级,使得内地家电厂商的产品结构也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升级,与霓虹厂商的市场冲突才真正的激烈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不少媒体,在描述这一段的国产厂商与霓虹厂商的彩电大战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