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为了筹措到足够的军费来支撑起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汉武帝当时在经济上采取了许多堪称开创性的措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盐铁官营。
作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必须的资源,盐和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这两个行当纳入到政府的经营体系当中,给政府所带来的利润无疑是巨大的。
但是,就算政府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来强令其他商人不准插足这两个行业。
但如果其自身在供应上无法满足社会民众的基本需求,
那么民众也将爆发出剧烈的不满,乃至于极大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农耕活动。
这就明显是统治者不愿看到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冶铁技术的进步就变得更为迫切。
二、冶铁技术的进步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1、冶炼设备本身获得了一定发展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升铁器冶炼的效率,
冶炼设备的完善和发展当然必不可少。
汉朝时期,高炉的结构有所改进,其体积得到大幅度增加,
八十多个高炉每天能够产出二十四到二十八吨的液态铁,
这一数字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已经不算小。
另外,高炉的炉型也发生了一个从椭圆到多形状并存再到小圆炉转变的过程。
在椭圆形的炉型下,氧气能够以更容易的姿态进入炉内中心,
从而促进炭火的充分燃烧,这一炉型从战国时期开始直到西汉中期都在一直沿用。
但直到东汉建立后,各种各样炉型的高炉开始出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最后普遍都只是体积更小的小圆炉。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动力设施的落后有关。
想要使用大型高炉进行工作,便需要动力十分强劲的鼓风配合才能够完成。
但当时显然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满足这个条件,
直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将一种更为先进的大鼓铸鼓风方法推广到全国,
才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然而,直到东汉时期,大鼓铸这一鼓风方法又变得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人们便着手探寻其他方式来解决鼓风问题。
除了小圆炉这种新型炉型的开创外,人们对于鼓风方法本身也进行了较多创新,
水力鼓风便是当时的一大科学创造,“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当然,大鼓铸也并非失传,只是终究难以回到当初的盛行局面了。
2、退火和炒钢技术的进步不可忽视
早在战国时期,退火脱碳这项技术便已经出现,只是由于其他方面条件的限制,
战国时期的人们只能铸造出黑心和白心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铁器的使用。
当时,在这项技术下,人们得以原本硬度虽高、
韧性却较差的白口铁提升为性能可以和钢相比的铁材,
这在当时不可谓不是一种巨大进步。
直到汉代时期,人们在此基础上又采取陶窑退火炉这一工艺,
使所铸铁器的人性变得更为多样,从而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
也顺带解决了前面所提到的黑心和白心铁的问题。
在现今考古发现的一些出土于汉朝时期的铁器中,
其内部的球墨形态甚至达到了和现代工业标准相当的程度,
这都能够作为汉朝冶铁技术的发展的证明。
在汉朝之前,人们在炼制钢材时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块炼铁。
但是,同样是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在炼制块炼铁时不仅生产效率低下,
所炼制出来的质量也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钢材的炼制也由此陷入困境。
而在汉朝时期,人们则开创了将生铁作为原料来炼制钢材的技术。
要知道,生铁相比于块炼铁来说,成本在更低的同时,其生产也更容易。
虽然通过炒钢这一技术所得到的钢材大部分都只是低碳钢,
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加工打磨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钢材,
但这在当时仍然是一大工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