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地方官员,上到知府,同知,通判,下到知州,同知,知县,县丞,朱雄英都给他们安排了相应的工作流程,严谨却不繁琐,井然有序。
另外还有户部的各级人员职责分工,也是条条都在章程之内。
按照朱雄英这个章程,想要切实的统计出全国的田地数量确实不成问题,但那是在没有人阻碍捣乱的情况下。
朱雄英的章程还是太过理想化了,只规范流程,却没有准确的预料到在统计、重新划分田地的过程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英儿,”朱元璋取下了老花镜,看向身旁的朱雄英,“你这章程是好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在让各地官员办事得时候,地方的一些乡绅士林会不会造成阻碍?”
朱雄英眉头压了下来。
朱元璋这么一说,他才想起来。
确实,地方的乡绅士林也都是手中捏着大片田产的主,他们会老实配合地方官员进行土地统计吗?
在之后的土地重新划分,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也一定会千方百计的阻挠!
遇到这种情况,地方官员身处当地,有许多掣肘之处,难以真正做到秉公执法。
这该如何解决?
如果是钟田侯,他会怎么做?
朱雄英在这一时间想到了曹玮,想到了曹玮那张随性不羁的面孔,好像在朝他笑:英儿,这点小事有什么难的,你只要……
朱雄英试着以平时曹玮的思维去思考,渐渐的,还真抓住了一丝灵感。
他顿时直起身子,“皇爷爷,您看这样可行否,就让各地的官员们平级平调,全部打乱派往异地办理此事,这样一来,那些乡绅士林对于外来的官员办公就再也掣肘不了,官员们和乡绅士林没了利益往来关系,便能秉公执法。”
朱元璋讶然的看着自己的大孙子,刚一开始不当回事,但随即又皱起眉细细思索起来。
朱雄英的这个想法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细想之下还真有操作的可能性!
之前朱元璋所说,各地官员会被那些乡绅士林掣肘,就是因为他们共处一地,免不了有许多利益的磕磕碰碰,再加上天高皇帝远,乡绅士林们在地方上势力庞大,一些官员就算想要秉公执法也是有心无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现状,历朝历代都有,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偏远之地很难完全落实皇帝的种种政策。
即便是朱元璋,在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颇为头疼。
如果大明的铁路都铺上了就好了,直接派专人去办理此事,无论是效率还是准确率都会大大提升。
只是大明的铁路修建工作同样是刚刚起步,朱元璋急也急不来。
但朱雄英给出的方案,却另辟蹊径,直接断绝了官员和乡绅士林们的利益关系。
官员是外来的,乡绅士林摸不清底细,不敢轻易招惹,就是想要输送利益,也难免担心会不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毕竟那些官员都是临时的,办完事就走,那还管吃没吃你的,拿没拿你的?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哭都没地方哭去。
只要乡绅士林无法和官员形成利益往来关系,官员就不惧那些在地方上呼风唤雨的乡绅士林,秉公执法也就不是难事……
只是此事要办,也要细细斟酌一番。
全国的官员平级平调,这可不是件小事,不安排妥善了,只怕会出更大的乱子!
还有,让那些官员们平级平调,调派的地方就不能太近,否则就是隔壁两个县、州、府之间打个招呼的事,这样做的意义就全然没了。
朱元璋一边想着,一边不自觉的默默点头。
“英儿,这法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朱雄英挠挠头,难为情的笑道:“皇爷爷别笑话孙儿,我是想如果让钟田侯来解决此事,他会怎么做,然后……就想到了这个法子。”
“怎么?皇爷爷,这法子是行不通吗?”朱雄英有些紧张的问道。
朱元璋听完,一阵哑然,随后咧开大嘴无奈的笑了起来。
这风格,确实像是曹玮那小子能想出来的办法,他从不按常理出牌,但每次一出手却总能有奇效。
没想到,英儿这孩子在曹玮身边这些年,把曹玮那天马行空的思维模式也学了来。
嗯,不错!
(兄弟们,中秋节快乐,希望你们不会堵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