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津门的《大公报》和上沪的《申报》陆续披露了“二十一条”的细节,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动了国内反日舆论的高涨。
爱国人士纷纷谴责日本的无理要求和侵略行径,致电外交部坚决要求不予承认。京城、上沪等大城市的民众举行集会进行抗议,抵制日货,成立各种形式的民间团体,表达对政府抵制日本强权、维护国权的支持。
在借助社会舆论外,袁世凯还密电冯国璋联合十九省将军发通电,声称拒绝日本要求,不惜一战,以增强自己谈判的力量。可是日本人早就洞悉了袁世凯的虚实,根本不在意袁世凯的这种“讹诈”手段。
见这招不能奏效,袁世凯指示接替孙宝琦出任外交总长的陆征祥每次与日本公使谈判之后,都在外交部召开小型会议,讨论谈判中遇到的问题。
这为顾维钧等人向英、美透露“二十一条”有关情况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源。顾维钧在袁世凯和陆徵祥的支持下,每次都尽量以最快的速度与美国公使芮恩施和英国公使朱尔典见面,透露一些信息或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
不仅如此,袁世凯还让顾维钧等人试探英国公使朱尔典对于中华民国加入协约国参与一战的看法。不过英国公使朱尔典和日本公使谈过之后,日本公使言辞激烈的反对中华民国参战,朱尔典碍于“英日同盟”关系,婉言拒绝了中华民国参与一战的打算。
袁世凯还召见了英国记者莫理循,两人商议之后,决定由官方拍照复制“二十一条”全部文本备忘录,以保留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确凿证据,并由莫理循将全部文本交与美、俄、英等各主要使馆。
莫理循也不负袁世凯所望,通过关系,把条约全文传达给了《泰晤士报》、《字林西报》和美国联合通讯社。此后,中华民国的消息成了世界各国的头条新闻。
袁世凯“以夷制夷”的手段,确实起到了作用。
在英、美得知日本提出的第五号条款后,对该条款对他们的利益有可能造成的损害表示关切,英国坚持其在长江流域的固有利益,美国则继续强调门户开放政策。
英、美舆论亦对日本有批评,对中华民国的遭遇表示同情。这也确实影响了日本的国家形象,给日本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随着时间来到4月末,日本最后一次提出修正草案,但是也仅仅只是小幅度进行了让步。北洋政府提出修正案,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于是日本政府删削了对中国最为不利的第五号要求。
5月6日,袁世凯通电各省表明态度。
“……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可让与或租于他国、聘用日本顾问、中日合办警察、军械等为‘其制我死命最要之点’。在我国不宜因此决裂,蹂躏全局。但应尽心竭力,能挽救一分,即收回一分之权利。”
袁世凯是想当皇帝,而且也希望得到英、日等国的支持,但是其不想当个儿皇帝。
袁世凯的通电彻底激怒了日本各方,日本政府终于恼羞成怒于5月7日向袁世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5月9日午后六时前答复,否则将执行必要之手段。此时的日本摆出大战一场的姿态,军舰在渤海一带游弋,山东、奉天兵力增加,关东戒严,日侨纷纷回国。
5月8日袁世凯召集政府要员开会。
“……我国国力未充,目前尚难以兵戎相见。故权衡利害而不得不接受日本之最后通牒,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经此大难之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举凡军事、政治、外交、财政,力求刷新,预定计划,定年限,下决心,群策群力,期达目的……希望‘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
在这次会上,黎元洪、白景杉、段祺瑞、蔡锷、蒋百里、徐树铮等军方将领都恨的咬牙切齿,但是此时大多军方高层因为反对袁世凯筹备称帝的举动,已经和袁世凯离心离德。可能现在就袁世凯自己还以为段祺瑞劝说其不要称帝仅仅是为了争权夺利。
面对日本的武力威胁,袁世凯又寄希望与英、美能进行协调,但是显然袁世凯打错了算盘。在日本向英、美秘密保证其在华利益之后,英、美双方反倒建议袁世凯答应条约。
在多方影响之下,袁世凯选择了妥协,日本方面也秉承着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承诺会在适当的机会把胶州地区还给民国政府,而且日本方面也支持袁世凯“登临大位”!
民国4年5月9日回应了日方的最后通牒,不久之后中日双方代表于在北洋政府外交部签署《中日民四条约》。
-----------------
“慎行兄,大太子已经开始造势了!”蔡锷看着白景杉说道。“看来谁也拦不住老头子了!”
“老头子已经被大位蒙了眼了,而且其深恐影响了身后的名声,一直犹犹豫豫的。”白景杉看着总统府方向。“之后老头子就该让我们表态了。”
小主,
“老头子刚刚批准让段总长病休2个月,难道是因为这个?”蒋百里看着白景杉问道。
“你说说你,好好在天津过你的新婚生活好不好,领着佐藤小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非要回来干什么?”白景杉看着蒋百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