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章 登闻院

扶云锦绣 水月听涛 2508 字 1个月前

萧干城之所以急着打土豪分田地,就是怕陛下又派钦差来查验战果。到时候要是让钦差撞见自己与一众将领大把分银子,又免不了拿出不少银子作封口费。更何况在刘旷、干城、孟绾等人的预算中根本就没有这笔“封口费”。

在姜士祯的主持下,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终于从熊津江的南岸开凿出一小段运河。如此一来倭军舰队沉没的区域就显露出河床来。萧干城所部驱赶倭军战俘将推古女王的棺椁挖掘了出来。

倭国女王的棺椁十分巨大足有一仗来长,外面是一层石椁。从已经开裂的石椁裂缝中,可以看到其中是倭国最好的桧木制造的棺材。

黎川伯孟绾看着这座大棺材两眼冒光,连忙向干城请示道:“倭人十分矮小,却用这么大的棺材装尸体,想必这棺材中有不少宝贝。不如......。”

干城挥了挥手道:“古人曰:‘生者与死者,阴阳分两界;生或能互仇,死必无相害。’既然胜负已定,我们不必再与死人较劲。何况推古女王与你我一般,乃是一方诸侯。还是请示朝廷,再做处置吧。”

姜士祯一旁戏谑道:“倭国穷困无比,这棺材中能有什么好东西?”

黎川伯也附和道:“还是老姜说得对。倭国是穷山恶水,难怪倭奴这般刁蛮矮小。”

三个人哈哈大笑过后,干城笑道:“二位有所不知。其实倭国盛产金银,每年倭国的银矿都能生产一百二十多万两白银。倭国还盛产砂金。”

孟绾惊道:“乖乖,年产百万两白银。要不萧大帅带着我们把倭国打下来得了。”

姜士祯则皱着眉头问道:“若真如萧老弟所言,倭国为何还这么贫穷?”

干城笑道:“其实一开始我也很困惑。有这么多金银岂不是很阔气,天天山珍海味。可是你看看这些倭国士兵盔甲每件不过六、七斤。我们轻骑兵的盔甲都有二十斤,重甲都在五十斤以上。很多倭国士卒还在使用竹子做的武器。”

孟绾连忙问道:“这是为什么?”

干城笑道:“后来我才想明白一句话‘穷得只剩下钱’。倭国国土狭长且贫瘠,物产极度匮乏,坐拥金银却花不出去。”

孟绾惊讶道:“有钱花不出去,可以来我朝啊。我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没有倭国买不到的东西。”

干城冷笑道:“我朝之所以建立朝贡体系,就是要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若是任凭各朝贡国随意贸易,我朝周边必然有凭借金银或奇技淫巧而崛起的强国,到时候又是战火连绵、国库一空。

其次若是放开贸易,任由民间买卖,我朝对外出售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货物价格必然会直线下跌。

第三若是任凭国内的各种物资流入海外换回大量金银,国内岂不是物价腾涌,国库入不敷出?”

孟绾惋惜道:“倭国这么多金银,咱们不挣到手中岂不是可惜。”

干城道:“朝廷当然要赚取倭国的金银。只不过倭国到我朝贸易前,必须将金银兑换成宝钞。但凡这些外国客商胆敢用金银私自贸易就要被抓捕驱逐。”

姜士祯笑道:“这招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实在是高明。宝钞换金银就已经赚了一笔,等对方高价购买我朝的各种货物,我朝又挣了一笔。来回来去都是朝廷赚银子啊1”

孟绾的眉毛高高竖起,嗔怪道:“朝廷挣了这么多银子,为何我的俸禄还是这么点?”

干城拍了拍孟绾的肩膀道:“朝廷用银子的地方也多。估计咱们这回救援新罗,朝廷已经一百万两银子用完了。”

忽然一骑轻骑冲干城所在的山头疾驰而来。待到近期才看清来人是萧青梁。干城如今对青梁的看法有很大转变。以前他以为青梁这孩子在德音的宠溺下没救了,估计以后就是一介纨绔子弟。但是几次仗打下来,干城才发现这个儿子有勇有谋,确实是继承自己衣钵的不二人选。

青梁冲到近前,下马向干城一拜,便将一杆奇怪的火铳捧到姜士祯的面前。众人只见这杆火铳的铳管十分粗大,小孩子的拳头都能伸到铳口中。

孟绾好奇的问道:“大侄子,这是哪里来的。”

青梁向姜士祯说道:“这杆火铳是从倭国的沉船上找到的。侄儿看着奇怪,就带回来请姜伯父看一看。”

干城眉头紧皱,问道:“姜兄,这杆火铳应该威力很大吧?”

姜士祯将这杆粗大的倭国火铳拿在手中把玩了一番,方才笑道:“看来倭国的火铳制造走上了邪路。”

青梁连忙问道:“姜伯伯为何这么说?”

姜士祯笑道:“倭国的工匠可能以为火铳的口径增大就可以增加射程和威力。然而火铳的射程与口径无关,而是在于铳管的长短。铳管越长射程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