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赋二千二百一十六万石,盐课二百一十八万两,这是两大收入”杨廷和报了一个数字出来。
朱烨换算了一下,这两项是在1326万两白银,其他杂物收上来,估计也就二百万白银最多,等于全年收入约1526万两白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开支呢?换算成白银,算大数就行。”朱烨觉得报那些实物数字,他根本转换不过来。
毛纪自己拿着纸核算了一下,报出一个数。
“约1800万两白银。”
300万两白银的财政赤字!
居然有这么大的财政赤字,这是一年的,那几年累积下来,那得多少,朱烨不由一脸苦涩。
四个人也无奈着看他,朱烨突然明白,朱厚照这天下第一号败家子的债务,得由他来背的。
“朕知道了,对于税收改革这块,各位可有想法?”
“此事非一时半会能弄清楚的,请给臣等一些时间。”
看到皇帝突然关心起税收的数字,杨廷和想明白了,皇帝只有真正在关心这个问题,才会去问他从小最讨厌的数字。
不由很奇怪,皇帝不是一向只管花钱,那管国库的生死,自己内库又看得死死的,小气得很,只会从太仓库抢钱补内库。
朱烨知道他抛出来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一动,几乎要动到全国上下的东西。
原本他还想从小的地方入手,再慢慢去影响整个国家,但是好像一动,全都是大事。
无论是从教育,粮食,开海,科举,官员,军队每一项都是一个难题,全面开展是不可能的,想当年杨广,就是一下子开展了太多项目,把国家给弄没了。
那最重要的,就是关于钱的问题,税收是个开口。
所以才选了税收这块最难啃的骨头,只要这个能做下去,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不可否认,后世带来的科技是能改变一些东西,但都是需要基础性的东西,不是一朝一日能做成的,不可能给你一张图纸,就能手砸一把火枪出来。
基于多年的基础教育,朱烨的核心思想,就是国富民强,当他接手这一摊子活的时候,才明白后世的发展的道路,是走得多么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