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识苏轼

吴希情知苏轼是在问自己是怎么受了这一身伤的,只是却久久不能回答。

无他,毕竟此时他也是着实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只能含混答道:“学生不敢隐瞒,只是昨日无故遭人殴打,又被人推入水中,此时我头脑中也是有些混沌。”

苏轼见状,只以为吴希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接着问道:“吴二郎,你可别这个时候又犯倔,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究’,难道你希望我主动为你查明此事不成?须知道,昨日我的随从可没有当场抓获追你之人。”

吴希心下无奈,只得勉强再做解释:“州判明鉴,实在是此时学生也搞不清楚此事,之后若是想起来任何疑点,我必定第一时间向有司报告。”

苏轼见此点了点头,随手拿起吴希所写字迹,赞叹道:“好词句,也是好书法,我看你这笔法,似乎学得颜鲁公几分真意?”

颜鲁公自是着名的书法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而吴希之前在读本科时,便曾跟随文学院一位老教授学过一段时间颜体,还被夸赞颇有几分灵性。后来虽然没有继续深研,不过有赖于平时常常练习,字写出来倒也像模像样。

“正是学得颜鲁公。”

“嗯。书法写的是好,不过尚没有你文章写的出彩。”说着,苏轼将一册书摆到书案之上。

那书自然就是吴希的那本,不过吴希闻言却有些诧异,自己的书不是一卷《春秋左传正义》来着?

此时定睛观瞧,却发现那本书不知什么时候变了书名,化作了《吴子文集》。

吴希不由大汗,“吴子”?几个菜啊,就敢称“子”?

不过事已至此,吴希也只能勉励解释:“呃......其实书中文章多非学生所写,只是辑录他人遗作而已。”

苏轼听闻此言,更添几分无奈,他不能理解这小子为何处处藏拙,既有如此才情,应当尽快扬名才对啊?

他指着书中一段文字扬声念道:“‘熙宁四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又是哪位杭州不知名的才子所作?”

吴希一时语结:“呃......一个山野村夫罢了,称不上才子。”

苏轼大为无语,不过既然这小子油盐不进,他也不好过于催逼,但又实在惜才。于是复又勉励道:“这些文章固然不错,却多是些游记散文,如你这篇《湖心亭看雪》。”

说到这里,他抬眼看了看吴希,改口道:“噢,是那位‘山野村夫’的,是去年冬日所作吧?文章质朴而悠长,还有这些诗词,确是好文采。但以你的年纪,还是要专心于经义大道,毕竟要参与科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