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话,沈立眼中不误羡慕地盯着苏轼看了许久。
这时,孟教授也已粗略读完全文,闭目沉思了片刻,才开口道:“若真如冀之这推断所言,青苗法终成逼民借贷之策,市易法全为官吏欺压商贾所用,百姓为躲保甲之役自断其臂,小商贩苦于免役钱挣扎不已。如之奈何啊?”
沈立在一旁接着道:“不仅如此,这些后果尚且有可能修正,但若是这策文中所言党争一起,那么两党相互倾轧之间才真是没了百姓活路,国家也将有覆灭之危。”
吴希这时缓缓开言解释道:“三位长者,其实这些描述,大都是数年乃至于十数年、二十年后才会有的光景,现如今也还来得及修正,所有对策学生都已写在后文之中。”
说实话,对于自己总结的那些对策,吴希也并不是十分有信心。
毕竟他这个学历史出身的,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得了独属于历史学的后见之明。
从绝对客观且静态的角度去分析历史,许多事情往往都会简单化,然而身处于这个时代,真实情况又怎么可能这般简单明了呢?
而果然,沈立、孟教授两人不约而同地对吴希策文中,后半部分提出的解决办法选择了不置可否。
苏轼早就听过这些惊世骇俗的分析,加上他本人平日里对新政本来就有许多思考,所以此时反倒是最为豁达的那个、
“我说沈公、孟公,哪里就需要这般愁眉苦脸了?须知道事在人为,就算我们不能为,但能为者不就在眼前吗?”
沈立回过神来,不由问道:“谁能为?哦,你说冀之吗?可他这般年轻,纵然能为此事,但何时能有足够资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