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兰舟催发

当然不是他的身份比沈立还高。

这是因为中书门下发出的正式文牒中指出,吴希此次进京,实际上算是受朝廷征召而行,颇类似于汉代征辟故事,此时水运发达自然用不上安车蒲轮,但调拨一艘规制大些的官船总还是要的。

并且,其中还要求沈括自京中带出的天使仪仗,按半数作为吴希此番赴京应试的仪仗,以示朝廷选贤用能之意。

据老师苏轼说,知州陈襄据此大手一挥,便将杭州安抚司所属内河水军的一艘大船发出,作为吴希的旅途座驾。

对此,吴希也没有推辞,而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下来,毕竟如此远路,大些的船乘坐起来也比较舒服。

此时,他面向着众人,做起了最后的告别。

人群中以苏轼为首,自然是他当先开口。

“冀之,此次赴京,本该让你顺江南运河往北,转通济渠抵京的。但一来为师想着托你给欧阳公和子由等人送一封信,二来也是结识一下为师的这些亲朋故旧,大抵对你还是有好处的。所以你还是沿着为师杭时的路径,取道颍州、陈州赴京吧。”

吴希自然理解老师的拳拳爱护之情,此时欧阳修正在颍州养病,苏辙则在陈州做教授,走这一路线固然是远一些,但见一见欧阳修和苏辙,对他来说也是有着切实利益的。

起码能够获得欧阳修一封荐书不是。

更何况,他也对见一见北宋另一位文宗欧阳修,和留名千古的苏辙有着莫大期待。

“是,学生懂得老师爱护之意,何况说是绕路,但毕竟都是水路,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苏轼点了点头,而后又嘱咐了些杂事,便也就此适可而止,将时间留给了其他人。

紧接着,在场之人中身份第二高的沈括走了上来。

“冀之啊,我离京也已近两月,对家中一子一女也十分想念,待你抵京,要替我去家中探望一二才好。”

沈括其实在朝廷四月中旬接到沈立、王庭老两方,关于吴希弑兄案的奏折时,便已离京赴杭,原本专为按察此案而来。

但没想到尚未抵达杭州,这案子便在沈立和苏轼的联手经办之下,得到了良好的解决,而后便又接到了朝廷关于他担任两浙路察访使的任命。

不过,其人刚要再度启程时,便听说朝堂中关于《维新策》的争端,已经受到皇帝和相公的定论,调派陈州知州陈襄赴任杭守兼做使者申明此事,于是他又在南京等待起了陈襄。

因此说来,至今日确实将满两月,对家中有所挂念本属寻常,吴希当然也是满口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