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兵乱的过程还有许多细节可供探讨,但结果却是极其分明的。
首先是堂堂首相韩绛,在这次兵乱之后便遭弃置不用,至今尚在地方上蹉跎岁月。
其次是对变法造成了极大动摇,所谓的旧党们纷纷以此作伐,声讨起王安石和他的诸项新法,连当朝官家都似乎在这之后对变法有了一丝迟疑。
而最为直观的结果,还要数此番庆州兵乱平定之后,宋廷方面竟然没有接收到一个半个降卒。
难道是所有参与兵乱的庆州卒都,在抵抗中死完了吗?
答案显而易见。
彼时,以王林口中的王太守为首,宋廷的坚定拥护者们没少使用诱降之计。
而许多叛军在得到朝廷官员的保证之后,也不乏选择干脆降服了的。
然而杀红眼的王广渊及其部属们,却是选择将这些手无寸铁、仅着单衣的降卒们,刀刀斩尽、个个杀绝。
甚至到后来,当朝官家不得不发出明旨,要求限制对参与兵变者亲属的株连。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庆州乱兵们的悲惨境遇。
而曾亲眼目睹当初惨状的王林,言说到此处时都不免有些哽咽了。
“上官,不是俺这人矫情,那些降卒都是素日里咱们自家的袍泽弟兄啊。不都说杀俘不祥么?您说俺们当时咋就能下得了这样的狠心。”
面对王林的声嘶力竭,吴希却也难以答复这一问题。
还是那个道理,当群体意识占据主导的时刻,一切人性和理性都可以为群体所抹杀。
至于当初杀俘事件的对错,吴希并没有心思去做评价,毕竟该为此事负责的人也都已经受了惩处。
“跟上来,王太尉,带着你的人跟上来。今日但有本官在此处,庆州乱便绝不会重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