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归是不能当作叛军处置的,都则我那日一番努力岂不是都付东流?我在劄子里也向官家做了说明,但愿官家开天恩稍作饶恕吧。”
郭逵需要以州中名义,将李言、李立一系列所作所为,行文申报给中书门下,进而上达天听。
而吴希作为察访使判官,自然不会在潞州奏报上联署,却也自有义务给官家递去劄子说明情况,且他的劄子送得比潞州还要早些,毕竟他只需要将自己所见所闻如是回报即可。
“这事当然是正理,我倒也觉得官家会有恩宥。不过即便不用赴死,这数百禁军朝廷终究不可能用了,甚至整个北大营都需要被筛查一番才行。”
付谊兀自感叹着,似乎为这些好汉子感到不值得。
吴希也是有些默然,虽然由于他的及时处置,李言聚众造反这件事的影响压制到了最小,但总有一些影响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掉的。
此番部分北大营禁军行差踏错,终究得为自己的作为付出代价。
正如付谊所说,禁军这个饭碗他们必定是保不住了。
“此事过后,这些禁军的安置便是重中之重,不过这却需要潞州上下群策群力了。”
吴希不免有些担心,军兵做了匪徒的事情,封建时代从来都不少。
见氛围有些低落下来,付谊赶忙岔开话题:“且不说这些。吴察判此番立下这般大的功劳,待来日回京之后恐怕又要挪一挪位置了吧。少年得志,可真让我们这些蹉跎了半生的人羡慕啊。”
闻听此言,吴希却是摆了摆手:“还能往哪里去挪,如今做了校书郎领崇文校书,已是蒙官家垂恩、宰执不弃的结果了。再说,年底我便要参加大比了,若是此番回去又要转官,大比之后官家怕是都不好赏我了。”
“哦?察判竟然尚未参加过科考吗?”
由不得付谊不惊讶,他消息相对闭塞一些,并不了解吴希的出身背景,原来一直以为这吴希应是正经进士出身来着,否则何以年纪轻轻就这么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