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时候,指挥官的手里都必须得有一批随时能听候调遣的坦克作为储备,尤其是一些大口径的坦克,如V号坦克和VI号坦克。
“虎”式主炮的射程很远,由此,对于指挥官而言,可供选择的“虎”式部署位置也很多。
换而言之,可以只用少数的装甲部队封锁前线阵地,然后将剩下的绝大部分的装甲部队部署在阵地斜后方或是高地上,布置出交叉火力,进而形成一个十分灵活的防御阵地。
“虎”式从远距离上对敌军开火来震慑敌军的同时,还能打乱敌军的进攻阵型,对其队列的纵深造成影响。
这将对进攻中的敌军造成很大打击,毕竟在“虎”式快速开火的情况下,敌军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进而减缓敌军进攻的势头。
有大量的叙述能够表明,在局部范围内,即便仅有几辆“虎”式,他们也往往能通过自己的存在将敌军驱除。
如果防御阵地前已确认没有了敌军的存在,或是敌军被迫停止了进攻,那么继续将所有的坦克都留在原先的阵地上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敌军将能轻易地侦察到我方防御阵地的布置。
可以留下少量的装甲车辆用于观察与警戒,将绝大多数的装甲车辆撤到隐蔽的掩体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掩体进行良好的伪装(如林木茂密的森林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掩体必须能允许装甲车辆在警报响起时能迅速地离开并驶入自己负责的阵地。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标出前往这些阵地的路线。
车组乘员必须尽可能精确地测定好从自己的阵地到视野内一些特定地标之间的距离,以便炮手能更快地校准距离,对侦测到的敌军目标进行更精确地打击。
这样的战前准备通常是在射程表的帮助下完成的,即在阵地地图的草图上标记出重要的地标以及这些地标与阵地之间的距离。
临近战争结束时,部队完全改用了迟滞作战这种作战模式,但这种作战模式在德军作战条例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及。
显然,以长距离行军的方式进行的迅速转移,以及大规模的后撤行动,并不是“虎”式单位的强项,毕竟“虎”式本身的技术问题以及有限的航程就限制了“虎”式的战役机动性。
长程的行军会给后勤单位带来巨大的压力,并最终演变成一项根本无法克服的挑战,而这也是造成“虎”式损失的原因之一,在战争后期,有许多“虎”式因缺乏燃料以及超负荷运行所致的机械故障而被乘员遗弃。
在迟滞作战中,布置出多个交替的阵地让进攻中的敌军通行,以减缓其推进的速度,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通过对其造成重大的损失来拖垮敌军的脚步。
这意味着需要有意地放弃掉一些阵地。
但这同样也能提供一个机会。可以趁敌军忙于追击之际,发起一次令敌军意想不到的反击,当然了,如果能对敌军那敞开的侧翼发起进攻的话,效果会更好,如此便能粉碎掉这些集结起来的敌军,或是迫使他们撤退。
小主,
许多德军指挥官便是巧妙地运用这一所谓的“后发制人”战略来克服或是稳定危急的局势。
然而,绝大多数的坦克都在这种战术形式的作战中损失掉了,或是因为缺乏燃料或发生了机械故障而不得不向盟军投降。
与虎式相配合的就是豹式坦克。
作为一款中型坦克,是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德国为应对苏联T-34中型坦克,而研发生产的新型坦克,制式编号为Sd.Kfz.171。
该坦克采用了新式55°倾斜装甲和长身管L/70 Kwk42 75毫米主炮,是第二战里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
豹式坦克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第一次次实战,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争后期,与虎式坦克是德军并列装甲主力。
1938年,德国提出了新型坦克的研发计划,并定名为VK2001,其中VK代表履带车辆,2001代表20吨级别第一方案,德军计划用这种新型坦克逐步取代III号和IV号坦克。
然而,当VK2001的各方面研制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毛熊的T-34坦克的出现打乱了德军的既定计划。
技术部门的分析结果认为,正在研发的新型坦克的发展情况,根本无法解除来自T-34的威胁,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废除20吨级的坦克计划,改为30吨级的坦克计划。
豹式D型中型坦克是在“五号中型坦克早期型投入战斗仅有一年时间就批准生产的。
原因是早期版本的豹式坦克动力系统极不可靠。
豹式D型在库尔斯克会战期间的战斗成为它的首次亮相。
而与五号中型坦克早期型相比,豹式坦克D型在基本设计上有了较大的改进。
尽管基本设计听起来并不是那么重要,但随着基本设计的改进,坦克可靠性也提高了,“黑豹”中型坦克开始在装甲部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型坦克核心其实非常类似于其他德国坦克,与后来的“虎”式坦克有着相同的布局。
它的动力系统由一个放置在舱体的后面的迈巴赫汽油发动机,同时前轮也起到了良好的驱动作用。
炮塔集中安装在舱体上部。
对于其它德国坦克而言,豹式坦克D型的创新是增加了大车轮,使得机动性更为出色。
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至少对于德国坦克设计而言,是“黑豹”D型倾斜的盔甲。
这是仿照苏军T—34坦克而紧急研发的。
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了“虎王”式重型坦克的身上:它增加了坦克防护的有效厚度,使80毫米的倾斜盔甲在55度的防护能力相当于140毫米的垂直盔甲。
而“黑豹”D型还拥有另外两个主要功能:安装了可以直接与坦克车长通话的系统,用潜望镜取代了大部分的坦克视窗——后来德国军方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次改进,直到视窗全部被潜望镜所取代。
1943年8月,在改进以后(比如变速箱),制造出了新的型号——五号中型坦克A型,五号中型坦克A型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
相比D型,火力和防护都有了增强,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达到了100mm,车长指挥塔采用了铸造式,车体两侧安装了装甲裙板,辅助武器也增加了1挺MG34高射机枪和1挺MG34型前机枪,其前机枪采用了球形枪座。
此外,还强化了负重轮结构及改进了排气装置。
诺曼底战役中德军所使用的五号中型坦克中A型最多,该战役中,德军损失了400辆各型五号中型坦克。
从1943年8月到1944年5月,MAN、戴姆勒-奔驰、德玛格和MNH公司一共生产了2000(一说2200)辆,底盘编号为-和-。
五号中型坦克G型是五号中型坦克的最后版本,在二站期间,生产数量比前其它所有“黑豹”坦克型号的总和还要多。
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生产始于1944年3月,尽管生产目标降低到每月300辆,但它却一直生产到了战争结束,只有1944年10月和12月的生产数量较低。
和五号中型坦克前期集中生产型号相比,五号中型坦克G型有许多设计上的变化:大部分装甲改为垂直装甲,炮塔上的倾斜装甲的角度降低了11度,使它在对付反坦克炮时显得不那么有效。
所以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坦克前部侧面装甲的宽度从40毫米增加到50毫米,来补偿坦克装甲后部和下部厚度的降低。
司机的视觉窗口被取消,被一个潜望镜窗口取代。
新增加了一个新的驾驶员的座位,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这样司机的头就不会伸出舱口,制造了更好的可见性与安全性。
在生产运行期间的设计师将五号中型坦克G型防弹盾进行了多次修改。
因而在早些时候坦克有圆形轮廓,是为了留出下腔的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对于在传入轮可能磨损到防弹盾的问题。设计师便将大部分防弹盾转移到炮塔上的薄装甲。
生成的防弹盾成楔形的下半部分,进而消除这个问题。
原材料的短缺意味着五号中型坦克G型底盘运行的全钢齿轮数量需要减少,而坦克底盘也因此进行了多次改进。
在生产运行期间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配置不断变化,包括变速箱油冷却器的更换,增加了一个装甲弹药箱和一个战斗室加热器,而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操作系统都没有发生变化。
随着战斗减员数量的增加,部队坦克数量的减少给五号中型坦克G型留出了许多空间,能发挥巨大的战场作用,而它也因此成为了到战争结束时纳粹党卫军装备的五号中型坦克的最常见的版本,约有超过一半的德国装甲坦克部队装备了它。
1944年5月,德国又开发了五号中型坦克F型,也就是黑豹,增加了装甲厚度并安装了戴姆勒—奔驰公司设计的新炮塔,安装一门75mmKwK42/1型或者斯考达的75mmKwK44/1L/70型火炮(甚至还有准备安装更长身管的75mmKwKL/100型火炮),其火炮防盾采用了“猪头”式。
它的负重轮采用了钢缘式。
1944年10月,德国计划1945年3月在柏林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开始制造F型。
到战争结束,只有很少的新炮塔原型以及8辆底盘被制造出来。
二站末期希大爷为了阿登战役的成功,由奥托·斯科尔兹内训练了一支突击部队,对丑军阵地进行渗透,以夺取关键的桥梁,并且在敌军后方尽可能制造混乱。
奥托·斯科尔兹内,曾在1943年9月成功空降解救墨大爷而名声大噪,此次,他制定了两部分的计划。
第一部分,是组织会英语的德军士兵,以渗透进敌军战线,制造混乱。
同时进行第二步,即由150装甲旅来夺取重要的桥梁枢纽,以确保进攻路线的畅通。
为了确保能成功完成任务,所有从丑国归来的德裔士兵几乎都被搜集到了150装甲旅。
但是让斯科尔兹内失望的是,手头没有缴获的丑国坦克,只有很少的装甲车。
为了充数,斯科尔兹内设法搞来了5辆豹式坦克和三号G型突击炮。
豹式坦克被伪装成美军M10坦克歼击车的样子,而三号G型突击炮则试图伪装成M7“牧师”自行火炮。所有的车辆都被漆成了丑军的绿色,并涂上了丑军的白星识别标志。
虽然这些伪装并不能称作完美,但是至少斯科尔兹内手头已经拥有了通往缪斯河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