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罗艺归顺大隋朝

隋唐演义群英传 离耳 2661 字 1个月前

就这样,在公元 585 年,罗艺和杨林的这次会面,决定了罗艺归顺隋朝,也为后来的局势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主,

杨林派人回长安向隋文帝报告此事。

派去的使者一路风尘仆仆,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在数日后抵达了长安。那巍峨壮丽的宫殿庄严肃穆,使者怀着敬畏之心,匆匆步入大殿。

使者恭恭敬敬地跪在隋文帝面前,额头紧贴地面,声音洪亮而清晰地将杨林所述之事详细禀报。

隋文帝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神色凝重,目光深邃,仔细聆听着使者的每一句话。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心中不断权衡着利弊。

待使者说完,隋文帝微微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良久之后,终于开口说道:“既然如此,便依杨林所言,分封罗艺为北平王,应下他所有条件。如此,方能彰显我大隋的气度与胸怀,也能让天下人看到我朝对忠义之士的敬重与厚待。”

与此同时,隋文帝脑海中浮现出定彦平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想起他的赫赫战功与忠诚守德,不禁感慨万千,说道:“定彦平忠勇可嘉,为我大隋立下汗马功劳。今封其为兴隋九老第八老,以表其功。念其征战之辛劳,特许他告老还乡,永镇曹州。赐其良田美宅,让他安享太平,以慰其半生戎马之劳。”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听闻隋文帝的决策,纷纷高呼圣上英明,赞颂之声不绝于耳。那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彰显着大隋王朝的仁德与威严,也预示着大隋的繁荣昌盛。

杨林本想挽留定彦平继续为国效力,他特意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隋军大营中召见了定彦平。

营帐内,杨林看着定彦平,神情真挚而急切地说道:“定将军,如今国家局势尚未完全稳定,正是急需像您这样能征善战、足智多谋之士的时候。您在战场上的威名远扬,经验丰富,若能继续留任,为大隋冲锋陷阵,出谋划策,那实乃大隋之幸,百姓之福啊。”

定彦平听后,微笑着摇了摇头,目光平和而坚定,缓缓说道:“杨将军,您的心意我心领了。但我定彦平此生,向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战场的血雨腥风我经历过了,如今只想过些平淡自由的日子。我本身就是闲云野鹤,自由惯了,实在受不了官场的种种规矩和拘束。还望将军理解。”

那定彦平和罗艺两人几次交手后惺惺相惜,不仅结为了异姓兄弟

。一日,在罗艺的营帐中,罗艺摆下一桌丰盛的酒菜,与定彦平把酒言欢。酒过三巡,罗艺面带诚恳,眼中满是期待地向定彦平请求道:“定兄,你我兄弟一场,情同手足。若是将来我有儿子,希望能拜您为义父,让他能在您的教导下茁壮成长,习得您的英勇和智慧。还望您能应允。”

定彦平闻言,豪爽地大笑起来,声音洪亮地说道:“罗兄,你这说的哪里话!咱们既是兄弟,你的儿子那就是我的儿子。只要令郎愿意,我定当应下,绝不推辞!”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后来罗艺的儿子罗成出生,罗成自幼聪慧过人,喜好习武。随着罗成渐渐长大,武艺日益精进,便有了罗成向定彦平讨教如何单枪破双枪的故事。

此时,杨林扫北已经三破其二。高宝宁于一座荒野的破庙中歇息。谁也未曾料到,就在这看似宁静的破庙里,一场血腥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他的一名手下,趁其不备,猛地抽出利刃,狠狠刺向高宝宁。高宝宁甚至来不及反应,便在这荒僻的破庙中含恨离世,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罗艺也选择了归顺。然而,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只剩下那咄咄逼人的东突厥,犹如一头凶猛的恶狼,虎视眈眈地盯着隋朝的边疆。

罗艺深知大战之后,将士们皆已疲惫不堪,于是果断下令让大军休整三月。在营帐中,他神色严肃地对着诸位将领说道:“诸位,如今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东突厥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养精蓄锐,做好万全准备,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这三个月,要让士兵们好好休养,补充军备,操练阵法,待时机成熟,我们必将一举击溃东突厥的势力,保我大隋边疆安宁!”

众将领齐声应道:“谨遵将军之令!”

一时间,整个军营都沉浸在紧张而有序的休整氛围中,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等待着与东突厥一决高下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