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定彦平返回曹州 张善相隐居江南

定彦平在这江南住了数月有余,每日于那清新宜人、风景如画的环境中慢慢调养身子。这段时光,对他而言,就如同梦幻般美好。他每日清晨迎着微风漫步,午后在树荫下休憩,傍晚伴着夕阳与义子共享晚餐。在这数月里,他也算是真正地和自己的义子张善相享受起了天伦之乐。那是一种他许久未曾感受过的温馨与安宁,每一刻都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在一个宁静如水的夜晚,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父子俩在屋内秉烛夜谈,跳动的烛火映照着他们的脸庞。张善相红着眼眶,声音微微颤抖,开始向定彦平述说起这些年的坎坷经历。

“义父,您可知,您的好友罗融......他已经惨死。战死沙场,听说是万箭穿心而亡。”张善相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悲愤,“那些隋军,简直就是一群恶魔!他们冲进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的哭声、求饶声,他们全然不顾。”

“隋军的种种暴行,令人发指。他们欺压百姓,抢夺财物,奸淫妇女,把好好的一个地方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张善相越说越激动,眼中燃烧着怒火,“所以,义父,我实在忍无可忍,决定刺杀杨素,只为了给百姓讨一个公道,让他们不再遭受这样的苦难。”

说到此处,张善相的声音略微停顿,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继续说道:“义父,那罗融的儿子,在我手臂受伤之后,我深知自己已无力保护他周全。为了他的安全,我将他交给了王景抚养。王景大哥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我相信他定会好好照顾那孩子的。”

定彦平听着,面色沉重如铅,久久不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人之子的牵挂,过了许久,才长叹一口气说道:“善相啊,这世间的苦难何时才是尽头?罗融是个好人,却落得如此下场,可怜他那孩子......只希望王景能护他周全。”

定彦平抬起头,望着窗外的明月,喃喃自语道:“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坚守心中的那份正义和善良了。”

定彦平深深地望着自己的义子,那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期许,仿佛要将张善相的未来都看穿。他微微眯起眼睛,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几分,缓缓开口问道:“善相,今后你有何打算。”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古寺的钟声,在这安静的房间里悠悠回荡,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张善相的心头。

定彦平轻咳了一声,接着说道:“为父知道你心怀正义,也有自己的抱负。但如今这世道纷乱,前路迷茫,你可得想清楚了,莫要一时冲动,走错了路啊。”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又夹杂着对义子的信任和鼓励。

张善相深知义父心里面一直挂念着自己,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眼眶迅速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说道:“义父,您听孩儿说。我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死罪了,您是那威名赫赫的兴隋九老之一,身份尊贵,德高望重。若是孩儿在您左右,定会给您带来无尽的麻烦和难以预料的灾祸。我本就罪不可赦,双手沾满了血腥,所做之事已是无法回头。孩儿实在不想再连累您老人家的一世清誉和身家性命。孩儿不孝,不能在您身边尽孝,还可能给您带来灭顶之灾,孩儿心中有愧啊!”

随即,张善相挺直了脊梁,目光无比坚定,双手紧紧握拳,慷慨激昂地说道:“义父,经过这诸多波折,孩儿已经想得明明白白。此后,孩儿就在这里面隐居起来,韬光养晦。如今这隋朝,横征暴敛,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已然是气数将尽。只要天下局势有变,时机成熟,孩儿定会毫不犹豫地反隋。孩儿要为那些饱受苦难的百姓,为这被欺压已久的天下苍生,谋一个太平盛世,让大家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定彦平听着义子这番铿锵有力的话语,不禁老泪纵横。他那双饱经风霜的手颤巍巍地伸出,想要扶起张善相,声音哽咽,断断续续地说道:“我儿心怀天下,有如此壮志豪情,为父甚是欣慰啊。为父知晓了你心中的远大抱负和坚定想法,自当尊重。只是这反隋之路必定艰难险阻,危机重重,只盼我儿此后万事小心,切莫冲动行事,一定要保全自己,莫要轻易丢了性命。若真有那么一天,为父只愿你能得偿所愿,成就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