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一个秋收秋种的季节,谁都不能闲着!
当然了,最后的成果也是很喜人的!
“我统计了一下!”梁家村的小会议室,朱星宇拿起小本本说道:“首先是支队部附近这军垦的400亩水浇地,我称量了5亩地的产出,平均一亩地产出了玉米粒579斤!400亩地,最终能有斤的玉米收成。此外,跟玉米套种的豆子,也有4万多斤!”
“此外,还有三分区所在的军垦田150亩,主力一团所在地的军垦田210亩,大概也有这样的收成。除了水浇地,就是那些旱地,还有山上的那些芝麻绿豆大的小地块,咱们也有不少的收成!比如芝麻,咱们全支队总共收了1879斤,谷子收了有16万多斤,地瓜50多万斤……”
小主,
“这些只是咱们自己的军垦田的收成,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会从整个根据地收税,具体能有多少收成,肯定比咱们自己的收成多,现在还没办法统计出来个结果。总之,大家放心,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咱们不会缺粮食!”
听了朱星宇的话,在场的几个干部都是喜形于色!粮食充足,就代表可以养活军队!也可以多样一些牲畜家禽,补充肉类!而有了这些,整个支队只需要安心的训练,生产,那就是兵强马壮的局面了!
兵强马壮啊,积蓄力量啊,等小鬼子下次来扫荡,嘿嘿,就不仅仅是主动防御那样简单了!众人的心里,都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本章完)
几天后,北山支队所有的村子中,都有了一块红色的地段,像极了绿色跟黄色相间的大地上,点缀上了红色的朵。
尤其是支队部驻地的梁家村,在村外的作训场上,更是被红色跟黄色占据了好大的一片。但只见在训练场的地面上,铺着各式各样的席子,甚至还有个头很大的笸箩,箩筐等等的家伙事。而在这些草席子、笸箩、箩筐里面,是大大小小的枣子。
至于黄色?那是直接放在地面上晾晒的那些玉米棒子!一个个圆滚滚的玉米棒子,一个挨一个的放在一起暴晒,那场面十分的壮观。
这时候,野外山岭间的集中采摘已经结束了。这些鲜嫩的枣子,需要在太阳底下暴晒,不用晒足180天,只需要把鲜红多汁的红枣,晒成干枣就好!这些枣红色的干枣,会被支队部的后勤官兵们集中存放起来,作为军队口粮的一部分。
有枣子跟玉米在这里晒着,自然而然的就会吸引来许多的小动物!就像是课文里说的那样,小麻雀会过来,小刺猬会过来,小老鼠会过来,小猫小狗也会过来……当然,最多的还是小孩子!
根据地的小孩子们在支队的保护下,并没有遭到战争的摧残,尤其是游击队重新驻扎在梁家村后出生的孩子,更是幸福的长了这好几年。
也因此,这些孩子们大大小小的就集中到了训练场上,打闹着,欢笑着,帮忙驱赶那些鸟雀,抓住刺猬顽耍……偶尔几个嘴馋的,会趁着站岗的哨兵不注意,拿几个枣子塞嘴里。
当然,孩子们自认为隐秘的小动作,是瞒不过哨兵们的,毕竟哨兵们都是本土本乡的战士,也是从孩子长大的。只不过支队部有命令,不要管孩子们偷吃,那都是嘴馋而已,小家伙们正是见到狗屎都想尝尝味的年纪!梁家村的枣树几乎家家都有,谁的家里还没有个几十几斤的枣子在家?
稍微解释一下,最初的时候梁家村的妇孺很多,毕竟成年男人们都死绝的。但是吧,后来尹九郎村的百姓在这里居住过,有些寡妇就有了人家,也有一些男人选择留在了村子里,所以梁家村就有了很多两三岁的孩子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