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张大彪对着地图一通点划,制作了作战计划,安排给了每个连队的任务。而白大宝接到的任务,就是在距城西边的山梁上待命,然后根据战况,阻击或者伏击巨城出来的鬼子援军。反正打鬼子的炮楼也好,距点也好,一直以来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就那几招而已。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天的时间,天黑了,是时候趁着夜色行动了!对于不熟悉地形的北山支队的同志们来说,夜里行军实在是不好走。张大彪也知道这一点,特意安排了一个连跟着一起行动,顺便给他们带路。
小主,
时间已然到了11月初,晚上的太行山格外寒冷,夜风吹过,穿衣服少的人都冻的打哆嗦。还好的是,战士们都有保暖的衣服在身上,这点冷风还不至于吹透衣衫,带走体温。
总共也就4公里的夜路,哪怕是山路,大家也没有走多长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就从出发点到了预设的埋伏地。
这个埋伏地是一段东西跨度1000多米的山梁子,跟南边的大山连接在一起的那种,白大宝他们就选了个背风的地方休整睡觉。为啥会这样?因为鬼子封锁了向北的这段河道,打据点,拔炮楼的队伍需要从东西两侧的山里面绕行,至少有20里地的山路要走,所以只能等。
这样也好,白大宝带来的这支队伍,足足有200个新兵,第一次的任务就要简单一些为好。(本章完)
按道理说,独立团的装备是足够多的,毕竟几个月前的战斗胜利,让他们有了很多的缴获。而且总部那边,为了尽快的恢复这两个团的战斗力,并没有抽走多少缴获的武器,都是在紧着两个团发展。
除了这些,李云龙跟丁伟还管梁家村兵工厂那边得到了200支半自动,20挺轻机枪,30个掷弹筒的支持!所以不管怎么算,他独立团都不应该缺武器的!可是独立团偏偏就缺武器用了……
为啥?原因很简单啊,总部跟师部给独立团留的武器,那是武装一个整编团的数量,还是按照2500人的大团给留的!可是呢,随着不断的增加新兵,独立团的编额早就超编了,人数早就超过了5000人,就是李云龙都不清楚手下有多少兵力了。
反正现在独立团仓库里保存的那些步枪早就给搬干净了!别说步枪了,霰弹炮,双管猎枪,霰弹枪这些武器,但凡是能打响了杀敌的,都没了!
就这,还有好多的新兵手上没有武器用,只能把仓库吃灰的红缨枪跟大刀片子给扒拉了出来,发给了新兵们用。
从武器的构成以及征兵的规模上,就能看出李云龙跟丁伟还保持着原本的以兵力优势取胜的作风。不像是北山支队,走的是精兵路线!所以独立团的新兵们在见到北山支队的新兵们的时候,那都是满满的羡慕!在他们的眼里,北山支队的新兵们真的是武装到了极致。
从北山支队的武器装备条件来讲,新兵们在没有经过战斗历练之前,是不能装备半自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约子弹。所以北山支队的新兵们就只有一支自带刺刀的八一式马步枪,80发子弹,8个手榴弹,一个工兵铲或者工兵镐,一把战术刀或者开山刀,一个背包,包括了被水壶鞋子毛巾等等的生活用品。
当然,新兵们的胸前还斜挂着一个标准化的粮食口袋,里面是能吃10天的行军粮。行军粮的主要成份是小米玉米豆子生小麦等谷物做的混合炒面,其中还有一些诸如黄芪粉之类的补气中药,还有一些肉松,适量的盐分,最后加了蜂蜜烘干才制造成功。
这样的炒面,除了吃的时候需要有水凝结成团,而且不好下咽的缺点外,其他倒是没什么。而且此时也不用担心战士们因为缺少蔬菜摄入而缺乏维生素,因为在外行军战斗,后勤那边是会运输一些蔬菜带着的。